总导演|专访|《紫禁城》总导演吴志勇:以年轻语态讲述六百年的变局( 三 )


澎湃新闻:如何拍旧如新?
吴志勇:故宫开放给媒体全面地拍一次是很不易的 , 既然能拍 , 就用最先进的8k技术去呈现 。 在故宫前前后后拍了三年 , 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文物镜头 , 见证了故宫的四季变化 , 这些镜头应该可以留存更长的时间 。
总导演|专访|《紫禁城》总导演吴志勇:以年轻语态讲述六百年的变局
文章图片

导演团队在故宫
我们团队做了这么多年的《档案》 , 一直擅长讲故事 。 这支团队组成比较年轻化 , 大部分是90后 , 他们的语态更适应现在受众的一种接受习惯 。 我们希望语态上要新颖 , 厚重不老旧 , 所以在写作上对他们是有要求的 。
包括单独为每一集创作一支主题歌 , 片尾曲和正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 看完正片之后 , 还会回归历史人物的命运 , 回味这座城的变迁 , 会有一些思索 。
澎湃新闻:刚才提到文本上年轻语态 , 确实我看到了很多类似“真武大帝自称水神 , 是紫禁城的消防员”这样的语句 。 很幽默 , 年轻观众更会被吸引 。
吴志勇:是的 , 比如讲到张居正改革 , 他的确为大明又续命了大概有70年 。 我们就写道:“他就像一颗速效救心丸给当时的大明打了一针强心剂 。 ”这样比较生活的表达 , 尽量拉近跟观众的距离 。
第五集讲到传教士利玛窦 , 他是第一位走进紫禁城的外国人 , 他带来了西方先进技术和理念 , 当时大明朝还是处于天朝上国的心态 , 所以这种机遇也就错过了 , 所以最后我们的讲述人总结:“大明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总导演|专访|《紫禁城》总导演吴志勇:以年轻语态讲述六百年的变局
文章图片

《紫禁城》再现剧照
澎湃新闻:我还注意到一个变化 , 专家没有如常端坐在棚内 , 采访变成实地讲述或是画外音 。 能否从拍摄技巧的运用讲讲?
吴志勇:没错 。 我们希望把专家也变成讲述人 , 不希望专家都太端着 。 从拍摄上来讲 , 故宫本身就有厚重感和历史感 , 拍故宫的镜头相对平稳 , 8k镜头不能速度太快 , 以延时镜头相对静态的镜头为主;外景纪实部分 , 包括采访民间手艺人 , 就稍显灵动 , 基本是一种呼吸感的镜头 。
澎湃新闻:讲述人的出现 , 应该有不少争议吧?毕竟谭江海的讲述很“档案” 。
总导演|专访|《紫禁城》总导演吴志勇:以年轻语态讲述六百年的变局
文章图片

【总导演|专访|《紫禁城》总导演吴志勇:以年轻语态讲述六百年的变局】讲述人谭江海
吴志勇:是啊 , 哈哈 。 其实最早要做这部纪录片的时候 , 没有讲述人 , 后来做出第一版之后 , 发现它缺少了我们团队的特色 , 跟市面上看到的纪录片没有什么两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