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三 )


《奇怪形状的拼图》摄影:金星人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文章图片

《奇怪形状的拼图》摄影:冯舜旭、陈嘉慧、欧梓锋
在荔园的巡游式公开表演 , 是一场移步换景式的园林演出 。 表演者与观众、舞台与观众席、日常和表演 , 所有的关系统统都被打破 , 这些原有的二元界限消失了 。 表演者根据表达的需要 , 任意选择在荔园的适宜角落演出 , 观众则可以在园林当中自由流动观看 。 表演者的奔跑、汗水、呼吸、吟唱、呐喊 , 真实切近的发生在眼前 。 戏台上对弈的父子、池塘边映着波光起舞的母女、与妹妹隔着LED大屏幕起舞奔跑的姐姐、在二楼唱着家乡的歌谣的母亲、在自己制作的装置空间中构建彼此关系的一对知交……他们是表演者 , 同时可能也是我们自己 。
《@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邀请普通报名者和亲密的伙伴在泮塘建造记忆中家的一隅 , 通过参与者对各自乡愁的回忆和描述 , 在荔湾找到归属感和情感共鸣 。 从个人化的体认出发 , 编织一段独属于每个人的“泮塘时光” 。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文章图片

《四分之二人生》摄影:WAIN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文章图片

《所谓 , 距离》摄影:WAIN
荔湾作为粤港澳三地乃至整个大湾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 , 它的文化链接可以融化时间和空间的所有障碍与阻隔 , 可以连接同一文化缘脉的人对荔湾故乡的认同 。 “荔湾艺境”用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 , 传递本土声音 , 链接社区公众 。 每个人与荔湾的相遇 , 无论携带了何种乡愁和记忆 , 也许都能在荔湾找到归属感和寄托 。
据介绍 , 《每日动作》项目于2015年由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与二高表演共同发起 , 关注私密/开放空间中日常生活的身体动作、身体操演及表演 。 该项目曾开展于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澳门诗篇舞集等艺术机构及公共空间 , 成为一系列不断在地创作或在地发生的项目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