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二 )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文章图片

《局》摄影:金星人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
文章图片

《纽带》摄影:WAIN
【交流|“荔湾艺境”:以当代艺术传递本土声音,链接社区与公众】《@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项目包括征集观众报名、线上会议交流、身体训练工作坊、泮塘实地踩点、公开巡游表演五个阶段 。 通过第一阶段的征集观众报名 , 总计有32组观众填写了报名问卷 , 涵盖的年龄从7岁到52岁 , 亲密关系包括夫妻、父女、父子、母女、母子、姐妹、同学、同事、闺蜜 , 职业包括大学生、公务员、建筑师、大学老师、工程师、NGO社工等等 。 最终从中挑选出十组 , 在线上会议中与艺术家互相交流 , 不同的组别之间相互熟悉 。
“每日动作”的身体感知训练
乡愁从具象到抽象
在第三阶段的身体训练工作坊中 , 参与者来到二高表演的排练厅 , 在艺术家的引导、鼓励和启发下 , 大家逐渐打开身体的敏感度 , 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肢体默契 。 每位参与者都随身带来了一件最能关联乡愁的物件 , 用语言分享与之相关的各自的记忆 , 转而再抛弃语言 , 尝试凭借肢体进行观察与交流 。
参与者分享的乡愁记忆颇让人共鸣和动容 。 一位从小在荔湾长大的学建筑的女孩 , 现在也仍然将建筑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荔湾 。 她对荔湾的乡愁 , 用自己身上衣服的颜色来形容 , 每种颜色对应一种感受和状态;
一位同样在荔湾出生的女性 , 她用图纸画出在荔湾生活的轨迹 , 出生 , 读书 , 结婚 , 生子 。 几乎所有重要的生命时刻 , 都能在荔湾勾勒出一张生命地图;
一位男士带来了人生第一张去深圳的边防证证件照 , 那次旅行凝结了父亲带自己出游的儿时难忘的快乐 。 如今父亲年事已高 , 想要偿还父爱的心情更加迫切;
一位母亲用自己的首饰作品铭刻了家的感受 , 孩子的出生 , 带给母亲的不仅有新生命成长的喜悦 , 也有自我重新调试中遇到的困惑、低谷 。 她自己创作的首饰作品 , 就记载了这些复杂的生命经历;
一位家里荔湾、还在读大学的学生 , 邀请自己做公务员的父亲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 。 他带来的家的记忆是一枚围棋的棋子 。 因为父亲酷爱下围棋 , 这一枚棋子 , 可能是都不擅言谈的父子俩重要的交流方式 。
巡游式公开表演 , 流动的生命能量
经过身体工作坊的感知和训练 , 乡愁记忆慢慢从具象到抽象 , 从个体记忆到集体共鸣 , 身体表达一点点形成雏形 。 结合在泮塘五约实地踩点 , 更多表达的可能性在实际环境中继续生成 。 最终 , 大家决定第五阶段的巡游式演出地点在荔湾湖公园的荔园内进行 。 十组普通报名者在一个月当中 , 经过与艺术家的探讨和交流 , 会产生怎样的表达的蜕变?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