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被粤A包围的云南小城,怎么才成为世界遗产( 四 )


2007年 , 景迈开始生态茶园改造 , 把每亩三千多棵茶树减少到一两百棵 。 减少产量、提高质量 , 是因为对“景迈山”有信心 。
2023年9月15日 , 景迈大寨的仙罗在茶园采茶 。 (图/视觉中国)
缪芸发现 , 景迈村民采摘的松茸 , 当天下午就被中间商带到了市场 , 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输出去 。 那么 , 最快有多快?中午上上海人餐桌 , 晚上上日本人餐桌 。 云南鲜花也早就运用了荷兰式拍卖 。 这些都不难 。
长远来看 , 景迈山传统的生活方式保证了茶的品质 。 除了有人守护 , 还有沉默而敏锐的茶客(近两百年来主要是珠三角茶客)买单帮衬 。 对于支持景迈山的人来说 , 用心消费也是一种责任 。
如此“旧”的景迈山 , 亦如此可贵
或许在今天的游客看来 , 云南保留下来的新石器时代的慢轮制陶 , 比景德镇瓷器差得远;这里粗枝大叶的古树茶 , 产量低到可笑;云南的低温制茶工艺 , 曾经被认为过于原始;这里的刀耕火种 , 让人难以理解……
创业的年轻人都熟知 , 资本会押那个“跑出来”的赛道 。 但云南人不太一样 , 他们会用1000年去观察不同的生活方式 。 这种慢 , 被大城市来的疲惫游客看作是一种“高贵” 。
9月出版的新书《季风之北 , 彩云之南》中提到 , 作者从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里 , 发现了鲜有记录的南诏国历史的诸多信息 。 此书还告诉我们:岳家军骑的是滇马;云南的地理位置 , 使之成为跨区域贸易的核心 , 以及欧亚大陆势力相互竞争的区域;多条西南丝路沿线贸易 , 塑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进行深入解读与比较之后 , 一个活力四射、深思熟虑的南诏呼之欲出 。 ”可见 , 云南的丰富性还需要我们重新去发现 。
傣族姑娘仙金(右)和男朋友丁志雄(左)在糯干古寨进行网络直播 , 向网友推介景迈山和自家出产的茶叶 。 (图/视觉中国)
有人说 , 景迈山申遗成功是一种蝶变 , 破茧成蝶自有一份喜悦 。 不过 , “蛹”不是景迈的真故事 。 景迈山的昨天 , 可能蕴藏着被遗忘的浩瀚与辉煌 , 上百万棵古茶树就是证明 。 从景迈茶的涨价、畅销可见 , 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其实不难 , 也不是终点 。
今天看来 , 景迈山的生活方式 , 应是全球农业的新标杆 。 而景迈山的这次转身 , 或许会是一次豹变 。 “君子豹变 , 其文蔚也” , 它勇敢地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 假以时日 , 一定让自己变得盛大而丰饶 。
校对:邹蔚昀
运营:嘻嘻
排版:陈泽昕
杨斌:《季风之北 , 彩云之南》
缪芸:《命运·主场·限》
周重林 柳星妤等:《新茶路:普洱茶王老班章》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