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在过去,稻谷收割完之后,常用的脱粒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将谷穗平摊在场地上,用一种叫“连枷”的脱粒农具进行拍打;二是手握穗茎,在石块上,或木板做成的“打谷桶”上用力摔打,使籽实脱落下来 。
这两种动作,在我的家乡山西平定方言中,叫“殳”,或者叫“殳打”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打禾脱粒
殳,别看这个字笔画简单,我敢说你未必认识 。
那么,“殳”字怎么读?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来历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 。
“殳”字怎么读“殳”字的读音,东汉许慎《说文》和唐本《唐韵》均标注为“市朱切”,宋本《集韵》和元本《韵会》均标注为“慵朱切”,明本《正韵》则更为明确:“尚朱切,音殊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殳,普通话读作shū(音同“书”)
《说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是古代按韵编排的字书,用各种注音方法,直观地给单字或注音、或释义,大致类似今天的《新华字典》 。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为了帮助人们识字,古人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如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等,其中“反切法”的影响最大、使用范围最广 。
所谓反切,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容易识别、极为常见的字,合在一起,第一个字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二者相切,这个生字的读音就拼出来了 。
比如,上文提到的“市朱切”等,就是反切注音法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康熙字典》“殳”字条
“市”的声母是sh,“朱”字的韵母是u,声调为平声,二者相切,拼音为shū(音同“书”) 。
“殳”字在现代普通话中,也读作shū(音同“书”) 。
可是一些地方方言,“殳”这个字的读音,与普通话的区别较大 。
比如在山西平定方言中,不但是“殳”这个字,许多在普通话中发shu(音同“书”)音的字,比如“术” “叔” “秫”等,都读作suok(发音大致同“缩”) 。这里的-k,是塞音韵尾,属不送气音,发时无需出声,只要将舌头放在准确的位置上,并协助喉咙把尾音“吃掉”就可以了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四声切韵表》
这种急促且短、一发即收的发音方式,在山西方言中极其常见,是为“入声” 。
入声,是传统音韵学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术语,要想学好古代汉语,要想写好古典诗词,不懂入声这个概念,怕是不行的 。
可是,现代普通话,乃至绝大部分官话方言中,入声已经消失不见了 。官话区的人不经训练,难以分辨入声字,所以官话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也就会产生“很多古典诗词既不合辙押韵,又索然寡味”的错觉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晋语,是指山西省及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
“入声”究竟是什么?学界争论较多 。
有的学者说它是古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之一,但又不像其他声调那样以音高作为声学依据,而是以短促为其主要特征 。
有的学者说它不是一种声调,而是由于音长较短及收音之不同,这一点与其他三声是不一样的,即所谓的“入声非声” 。
也有学者说它有韵和调两种内涵,两种入声“形影不离” 。
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大可不必理会这种专业性的学术争论 。我们只要把握住入声的两个主要特征就可以了:一是发音短促,二是塞音结尾 。塞音韵尾有三种:[-p]、[-t]、[-k],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 。
殳怎么读姓氏 殳怎么读

文章插图
山西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
就是因为这种顿挫感,古代诗人特别喜欢用入声字做韵脚,作品读起来就更加铿锵有力 。
在今天,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北方地区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晋方言区还保留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 。
“殳”是什么《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古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祭祀与打仗这两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
从古到今,打仗打的都是装备 。特别在冷兵器时代,一支部队的装备是否精良,很多时候就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