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最大的灾难,是想把两个人过成一个人


亲密关系里最大的灾难,是想把两个人过成一个人

文章插图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总有这样的幻想: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
当伴侣get不到对方的点时,就会止不住地怀疑:
他在想什么呢?
他是不是有了别人?
他是不是不在意我了?
他怎么不如刚认识时能知冷知热了呢?
01:
成年人的共生,
远比母婴共生更加可怕
共生(symbiosis)是一种不分开的生存状态,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 。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倘若彼此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便无法生存” 。(引自百度百科)
母婴关系共生是自然界共生关系的一种,是婴儿自出生至6个月大、离不开妈妈时刻照料和喂养的一种状态,比喻婴儿与母亲无区别地在一起的内心体验 。
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共生是从出生的第二个月开始,婴儿朦胧地意识到一个满足需要的客体,这就是正常共生的开始 。此时婴儿感到与母亲一起似乎是一个全能系统,有无界限的海洋感,存在两人有共同一个边界的妄想,一种心理融合状态 。
成年人的共生,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粘合,是一种“巨婴”般的失能 。它更多地表现在心理上对另一个人吞噬般、压抑的依赖 。
小李说,丈夫刚认识时觉得他是个依恋她的男生,在关系中她觉得被需要 。但没想到结婚后,这种依恋变成了“病态性依从” 。他一方面很想随时在妻子身边,另一方面想随时控制她,每小时要妻子报告行踪,以致于几乎“形影不离” 。这样的感觉,让她很窒息 。
丈夫却有他自己的内在逻辑,他说:“你是我的妻子,那就是我唯一的关系,你得围绕着我转 。夫妻本是一体的 。”
02:
幻想中理想化的夫妻同体,
是怎么来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期待:你喜欢我,我们就应该时刻在一起 。
但是,期待,恰恰是通往地狱之路 。因为期待,让我们对伴侣多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盼望,它会时不时地不被满足,而扼杀了关系 。
那么,这种幻想中的夫妻同体,是怎么来的呢?
一是,家族习惯的“世袭罔替” 。上一代的“巨婴”父母为下一代传承,不管这种传承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下一代没有觉察,就无法改变,无法走出这种“世袭罔替”的恶性循环 。
在他成长养育的过程中,他的分化是不健康的或未完成的,所以仍然存在着“脐带粘连”的现象,对伴侣间的理想化的一体化就出现了 。
二是,自身的婴儿化情结未消解 。在婴儿的世界里,他是害怕妈妈离开的,那会给他带来死亡的威胁,所以在他尚在年幼的阶段里需要母婴共生 。
他会在无意识中把妻子当作妈妈 。有的妻子会在潜意识里把丈夫当作爸爸 。
男人在夫妻日常生活中,喜欢把头埋在妻子怀里,在无意识中寻求“妈妈”的安慰 。
有的妻子会在夫妻相处中称呼丈夫为“爸爸” 。
在夫妻关系中,做彼此的“精神父母”是需要的,但它应该是偶尔的、合适的才好 。也就是,男人把妻子当妈妈,感觉到依恋和温暖,妻子把丈夫当爸爸,感觉到被保护和爱,这样的场景和时机不能每天发生,否则就变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关系的索取了 。
三是出于内在安全需要的防御 。有一种安全叫: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 。同样,有一种不安全也叫:我找不着你,你找不着我 。
它是这样的过程:恋爱之前,我们急于找到另一半,担心“我找不着你,你找不着我”的惶恐 。确定关系或结婚后,特别是关系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的安全了 。
婴儿由于自体能力的不足,需要妈妈时刻在身边照料,他需要奶水的营养,也需要拥抱的身心安抚 。母婴共生、融合机制,形成了早年个体成长需要的防御系统,他需要依赖于他人而存活 。
而成年人是分化后的个体 。对分化不全的或处于半分化的个体来说,与妈妈的原始共生依恋,就不自觉地转化为对妻子的共生依恋,想把两个人过成一个人 。
此时,彼此都会有一个愿望:你需要按我的意愿来做我希望做的事,你也需要按我的想法来达到我的要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