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沙漠里遇见你们,真好

沙漠胡杨 伊弟利斯 文管员包尔热 高景莲
杨晓光
今年七八月 , 跟团穿越了一次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 , 结识了一些难忘的沙漠居民 。
在楼兰听他讲座是一种享受
在若羌县的楼兰博物馆 , 听伊弟利斯的讲座是种享受 。 他是小河墓地考古队领队 。
宽大的屏幕、中英文PPT , 画面上是蓝天黄沙、荒芜戈壁 , 有墓地高耸 , 也有丛林似的胡杨木立木屹立千年 。 伊弟老师缓缓地讲述——
“我们五个人 , 每人负重60斤徒步走进去 , 每人每天两个小馕两瓶矿泉水 , 矿泉水冻成冰坨 , 露宿在夜晚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沙漠 , 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家头朝着篝火 , 火快熄灭的时候就往篝火里扔几根胡杨木 , 坚持了一个星期 , 骆驼队进来后吃上了热方便面 , 是这辈子最好吃的面条 。 ”
“我不知道我掀开后会有什么 , 当我打开那个船形棺木的盖板 , 哇——身后一片惊呼 , 长长的栗色的睫毛 , 坚挺精巧的鼻子 , 清晰的唇线 , 缠着彩色织物的发辫……她在这里躺了三千多年 , 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 就叫她小河公主吧!”
小河墓地的发掘 , 轰动一时 , 成为当年(2004)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 在这之前 , 小河墓地最早的发现者是罗布猎人奥尔德克 , 那个“千棺之地”的秘密 , 奥尔德克一直守着 , 等待他的老朋友斯文·赫定 。 斯文·赫定是最早深入亚洲腹地的欧洲探险家 , 他是斯文·赫定的向导 , 曾带着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 。 他等了十多年 , 等来的是斯文·赫定的助手贝格曼 。 1934年贝格曼的考察队发掘了小河墓地12座墓葬 , 震惊了世界 。 之后60多年 , 再没有科考人员找到过小河墓地 。 伊弟利斯他们2002到2005年数次穿越罗布泊 , 在里边工作了10个月 , 发掘了167个墓葬 。
伊弟老师已经70岁了 , 现在每年还要进沙漠 , 去走走他曾经工作的地方 。 老爷子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他说他的维语说得不如汉语好 , 但他的维吉尔族舞跳得特别有味道 , 像那些老派的维吉尔族人一样 , 动作不大 , 但身体的大关节都随着音乐律动 , 好像音乐就长在他们身体里 , 也好像他们长在音乐里 , 那种傲骄的炫技和快乐 , 真让人羡慕 。
沙漠里的执法者——文管员
戈壁、沙漠没有警察 , 你能见到的唯一的常年执法者就是文管所的工作人员 。 他们都是少数民族的农民 , 月薪大约2000元左右 。 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巡视领地 , 管好那一串钥匙 , 没有特别批准 , 谁都不能进入文物保护地 。
维吉尔族小伙热木汗和回族大叔马畅是小河墓地的看守人 , 他们的工作站是两个废旧的货车车厢改建的 , 有个小地窖储存食物 , 大桶的矿泉水 , 八块太阳能板 , 一个电水壶 , 一个小电视 , 没信号 , 手机只能听音乐 。 一个月回家一次 。 是啊 , 穿越罗布泊非常艰难 , 我们从塔里木河尾段进入小河墓地 , 40公里直线距离 , 翻越了数十个沙梁 , 走了十几个小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