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向绿而生”蓬勃发展

如今的南太湖景色宜人 , 水质优良 ,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 , 这个鱼米之乡也曾走过弯路 , 在二十多年前追赶GDP的路上 , 因未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 付出过沉重代价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像是天平的两端 , 摇摆不定 , 如何平衡?经济日报采访人员深入湖州探访 , 从他们对南太湖的治理建设中寻找答案 。
太湖 , 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 连接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湖州 。 太湖南岸的湖州市 , 是我国唯一因太湖而得名的地级市 。
夜晚的南太湖畔 , 50余公里的滨湖大道亮起来 , 贯通整条湖岸线 。 月亮酒店、龙之梦乐园、渔人码头……一路驶过 , 美景成画 。 顺着近二三十年的时间轴来看 , 太湖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 , 才取得今天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的成果 。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兼顾的方法在哪里?湖州市在长期的南太湖治理实践中 , 书写了自己的答案 。
该不该沿着老路走下去
34岁的“渔三代”朱良荣 , 在南太湖畔租了一个15平方米的店面 。 大学毕业后 , 他选择回乡创业 , 在父辈的生意基础上创立了“朱氏蟹业”品牌 , 一年销售额就有300万元 , 盈利60万元 。
朱良荣的爷爷朱洪洋 , 一生打鱼 , 在船上住了近80年 , 是南太湖岸边小梅村最老一辈的捕鱼人 。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 抓着甲板过日子 。 ”朱良荣从小就见识了爷爷凌晨出湖捕鱼的艰辛 。
时间轴拉回到1996年 。 太湖岸边建起“湖鲜街” , 鼎盛时期设有24艘餐船3300个餐位 , 朱良荣的父亲朱玉林便做起了“船餐”生意 。 随着父亲的生意日渐红火 , 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 入夜 , “湖鲜街”迎来八方宾朋 , 年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 。
【湖州|“向绿而生”蓬勃发展】与客流量同步增多的 , 还有企业数量 。 一大批工业企业建在了太湖南岸 , 一时间 , 湖州这个曾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的鱼米之乡“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
这一切的变化还要回溯到1993年 。 这一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年 。 这一年 , 浙江GDP较1982年翻了两番 , 乡镇企业、专业市场的兴起 , 使浙江900万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 , 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 。
也是在这一年 , 湖州GDP首破百亿元 , 跻身全国为数不多的GDP超百亿元城市行列 。
然而 , 在一片欢欣鼓舞声中 , 有人发现:太湖北岸的无锡、苏州不仅经济发展各项指标超过湖州 , 而且增长率与人均指标也远远高于湖州 。 若以GDP论英雄 , 湖州未及苏南一个县级市 。
北有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苏南模式” , 南有民营经济活跃的“温台模式” , 差异化竞争在长三角地区率先亮剑 。 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南岸兴起 , “让太湖不再‘倾斜’”成了湖州人的心结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