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隋炀帝的遗产动用200万劳工修京杭大运河,长度是长江的13( 二 )
文章插图
今天京杭运河上的航船(作者摄)到了隋时,为了满足南北交流的作用,先后开凿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使京杭大运河得到了彻底的疏通。其实,在隋朝之前,中国地域间由于交通的闭塞,往往都是在各个单一水系与区域间进行来往,但运河的开凿打破了这样地理格局闭塞的局面,使南北间水系的联通成为了可能。
文章插图
隋朝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元代时,因为长安-洛阳一线传统政治中心的衰落,加上黄河的决堤,导致中原地区的运河系统经常淤塞,阻碍了京杭大运河的运作。后来,政府不得不考虑将运河改道,以此来提高漕运的效率。最终,元朝将运河裁弯取直,将原本经过河南的京杭运河,改为从今天山东直接进入江苏地区,缩短了京杭运河的里程数。
文章插图
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为了修建运河,都得动员千万计的劳动力。之后,大运河又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和清时期的开凿,京杭运河才有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规模。京杭大运河使南北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而运河沿线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沿线的城镇由此繁荣兴盛。与此同时,运河每年的修筑、维护以及其他为保证通运的种种措施,也是历代王朝最重视的国家行为。这类加工于自然界的种种措施,对我国沿运河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运河的淤废与通塞,也反映了沿运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
文章插图
被废弃的京杭大运河(作者摄)我国长江以北的天然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流入大海。自然界赋予我们东西水运交通之便,而南北水运则缺乏可以利用的天然河流,往往需要先顺天然河流入海,再绕道海上而行,既不方便,又有风涛之险。历史上黄淮海平原上的运河大多数是为了弥补这种天然的不足而开凿的,其结果大大改变了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文史君说京杭大运河的修筑从春秋开始就已经初具规模,后来又经历隋、唐与元时期的开凿与修缮,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京杭大运河修缮的背景,正是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之时,而到了明清以后,京杭大运河开始渐渐转化为朝廷的收纳赋税的经济命脉。参考文献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满志敏、张修贵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府城|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润富”之道
- 历史|云南有座没有城墙的古城,与阆中平遥歙县并称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
- 涠洲岛|北海涠洲岛三天两夜的旅行实录(含具体出行路线,多图)
- 锅炉|年轻人爱泡的小众私汤,其实都是锅炉烧开水?
- 山西省|山西旅游首选,美不胜收,看看是你的家乡吗?
- 杭州|曾经一房难求、周末爆满的太子酒店,如今住客评价:很安静
- |和一毛不拔的人去旅游,是什么体验?过来人:总算花钱看清人品了
- 空间|深观察|高架下的空间,竟能安放我的乡愁
- 天池|长白山的天池到底有多美?
- 草海|四川广元最热闹的步行街,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外地游客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