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内卷”的露营市场,还有“诗和远方”吗?( 二 )


帐篷|“内卷”的露营市场,还有“诗和远方”吗?
文章插图

刘灿的选择没错,武功山的确是国内驴友和资深露营爱好者的首选,这里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因为山上不乏民宿和救援场所,为露营者提供了安全支持。
然而,今年的武功山被过度宣传之后,短时间内的“网红化”让它来不及完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和规范,就承担起超负荷的接待量。十一期间,武当山“帐满为患”的新闻上了电视;视频网站也不乏“山顶撑满同款帐篷,女子半夜迷路。”这样的现场报道;而且就在不久前,武功山露营遭遇极端天气的视频也在网上疯转,滤镜美化后的露营画面在现实面前,仿佛一个卸妆的网红,判若两人。
意外提速的产业升级
17、18世纪,户外探险者因为将露营文化带入主流消费市场,此后露营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传承了下来。如今,露营成为城市年轻消费群的新宠,当消费主义为生活方式贴上了一个又一个新标签,露营也为消费升级后的新消费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帐篷|“内卷”的露营市场,还有“诗和远方”吗?
文章插图

原本属于小众的露营文化,是在疫情期间迅速升温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首先是硬件控们带来的装备生产商扩容,那些原本生产救灾帐篷的厂家,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的露营装备品牌商。在电商平台上,几百元到上万元的帐篷不等,文娱价值官采访了资深露营爱好者阿猫,她回顾几年前露营圈里的高端玩家还只瞄准海外品牌,但是今年国产品牌很快升级,品质和设计已经能和国外名牌媲美了。
小红书等消费主义聚集的平台上,露营爱好者的设备攀比也到了白热化阶段,资深玩家阿猫告诉文娱价值官,她见到很多搬下一车装备,花好久搭建起来,却只拍了十几分钟照片就开始集体玩手机的伪露营玩家。阿猫说,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一套装备置办下来几万元,即使一年加起来能实现十次露营,这样高昂的投资也过于奢侈了。而露营这件事的享受不是搭建“摄影棚”和拍照的快感,而是体验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乐趣。
帐篷|“内卷”的露营市场,还有“诗和远方”吗?
文章插图

露营硬件越来越卷
露营这种生活方式源于欧美,与户外探险是同一基因,这也是露营曾经一度被贴上“艰苦”标签的原因。露营曾经专属于登山家和拓荒者,他们不得不依赖露营这种方式在野外生存,所以露营的源头并非享乐主义,而是自然主义。
帐篷|“内卷”的露营市场,还有“诗和远方”吗?
文章插图

随着设计美学与消费主义的不断渗透,露营被分化出一个新的支系——“野奢”,这一支系市场更大,它更侧重“体验”而非“探索”。商家为了提升体验,不断升级硬件标准,巨大的天幕和可以瞬间充气的双人户外气垫床,带院子的帐篷……电商平台上,搜“露营”可以看到从天幕、帐篷、桌椅、专业炉灶、到餐具、服饰……细分之精密,令人眼花缭乱。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