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江南古镇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突出个性,打造“生活着的古镇”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 江南古镇如何摆脱同质化竞争;Z世代(Z世代是指出生年代在1995年~2009年之间的青年群体)渐成消费主流 , 猎奇式、饥渴式旅游风潮退去 , 微旅行、微度假兴起 , 江南古镇如何转变思路 , 开发全新文旅产品;极尽财力物力人力的保护与发展 , 江南古镇究竟为了谁而建……日前 , 来自沪苏两地的规划和旅游专家齐聚古镇同里 , 参加由同里镇人民政府主办 , 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承办的“江南文化同里行”活动 , 梳理古镇文脉 , 共谋创新突围 , 为未来古镇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
转型升级 , 政策创新 , 换道领跑
提到江南古镇 , 人们脑中就立马有个意象:小桥流水 , 烟雨画船 。 本世纪初以来的一二十年 , 江南古镇都在走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的旅游开发道路 , “江南古镇”也早已成为名声显赫的旅游招牌 , 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相继崛起 。
【竞争|江南古镇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突出个性,打造“生活着的古镇”】同里在江南六大传统古镇中引领了“生活着的古镇”发展模式 , 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 , 都会被古镇浓浓的生活气息吸引 , 1.2万名原住民生活其中 , 本身就是一道动人风景 。 西塘也是一座“活着的古镇” , 时至今日 , 当地居民仍然在古镇里劳作生活、繁衍生息 。 与同里和西塘不同 , 乌镇经历了大规模改造 , 整体实行商业化经营 。 令人欣慰的是 , 这种改造并没有破坏乌镇的整体风貌 , 而是成功探索出一条传统古镇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传承的典范路径 。
然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 这些江南古镇水路相通、文脉相连 , 地域文化辨识度趋于一致 , 加之早期千篇一律的推广套路 , 严重同质化让人们开始审美疲劳 。 升级转型是江南古镇不约而同面临的问题 。 以同里为例 ,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赵中华认为 , 同里曾引领“生活着的古镇”发展模式 , 使得古镇内的文化传承有序、产业发展有基础、未来发展有预期 , 形成了可以供域内其他古镇开发利用的同里模式 ,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 如何再次突围走在前列 , 或许还是可以从制度建设、政策创新方面破题领跑 。
赵中华指出 , 在疫情常态化管控的形势下 , 增强管理制度的韧性势在必行 。 同里可以充分利用古镇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区位优势 , 探索在防控形势下 , 做示范区的制度创新 , 无障碍地接待来自苏浙沪三地的游客 , 初期可考虑示范区内的“吴江、嘉善和青浦”三区市政策一体化 , 成熟后可考虑长三角区域内政策的贯通 , 消弭行政边界带来的管控措施影响 , 形成区域联动、模式创新 , 从而引领区域文旅产业发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古镇|比苏杭古朴,这座江南小城,凭几座原味古镇让黄磊爱了多年!
- 安昌古镇|苏州“春节”值得一去的6个景区,来看看有没有你想去的
- 广府文化|“醉美藏江南·优选林芝源”年货节举行 上百款西藏特产丰富年货购物车
- 古镇|“慢火车”旅行:放慢脚步 感受“诗和远方”
- 江南第一梅|160多岁的“江南第一梅”迎来盛花期!一起来“云赏”
- 古镇|上海一古镇,元朝正式建镇,藏有古石桥39座,84条巷弄,29处街坊
- 盛花期|160多岁的“江南第一梅”迎来盛花期!一起来“云赏”
- 假古镇|山东又一座“假古镇”走红,投资6000万建成,门票仅需40元
- 古镇|还去5A景区人挤人?便宜又好玩的小城,告诉你什么才是千年古镇!
- 遗韵|无锡一个未开发的古镇,有着3000多年历史,感受历史的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