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其药性平和,与诸多中药配合,组成许多中医经典名方 。国医大师何任先生临证爱用茯苓,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何老对茯苓的解读 。看过之后,你会感叹,原来茯苓的作用这么大!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削下的茯苓外皮,称茯苓皮 。去皮后切制的茯苓,称茯苓块 。内层白色部分叫白茯苓;近外皮部淡红部分叫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叫茯神 。一般茯苓常用者即白茯苓,加工为白茯苓片 。
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1.《伤寒论》用茯苓方法
《伤寒论》用茯苓共15方,24次 。用于健脾利水、消饮定悸、宁心神等几个方面 。
(1)健脾利水:《伤寒论》有8个方子用茯苓健脾利水,主要配伍白术及猪苓、阿胶 。方子是:五苓散、附子汤、真武汤、猪苓汤、麻黄升麻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四逆散的加减法及小青龙的加减法 。
(2)消饮定悸:《伤寒论》用茯苓消饮定悸有5个方子,主要配伍亦是白术 。方子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理中丸加减法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另外,在真武汤中,茯苓不仅是健脾利水,也还有消饮定悸的作用 。
(3)宁心安神:《伤寒论》用茯苓安神的有两个方子,主要配伍也是白术 。方子是:茯苓四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另外,猪苓汤中茯苓除健脾利水外,也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2.《金匮要略》用茯苓的方法
《金匮要略》之用茯苓与《伤寒论》一样,也是用在健脾化饮,其运用变化从原则到具体,各臻化裁 。
(1)治疗痰饮的原则:治痰饮病,《金匮要略》指出:“当以温药和之 。”又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胸胁支满,目眩,是痰饮病的主症,饮为阴邪,得阳则化 。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即“温药和之”之意 。而此方中茯苓用4两,桂枝3两,白术3两,甘草2两 。以茯苓淡渗以利水饮,桂枝宣导以行阳气,白术祛湿健脾,甘草和中益气 。同为补土制水之剂 。
(2)治疗痰饮的具体方法及变化:《金匮要略》对内饮外寒证候的饮病,有小青龙汤温肺散寒 。但服用以后的变证,有一系列的治法:如气冲的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本方茯苓又是主药之一);而气冲已平复,饮邪复动,则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本方茯苓用4两,为各药之冠);咳满平止,又出现口渴,冲气又有复发,则当作支饮论治,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本方茯苓用量4两,为主药);当水去形肿,面热如醉,则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仁黄汤(本方茯苓亦用4两,为主药)等 。从这些饮病变证变方来看,方中用茯苓是不可少的,值得重视 。
(3)治胸痹证:《金匮要略》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这种胸痹是由饮气阻塞所致 。除用杏仁宣肺利水外,方中用茯苓淡渗利水,导水下行(本方茯苓用3两,为主药) 。
(4)治“咽中有炙脔”:《金匮要略》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炙脔”是烤肉 。咽中像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此证多得于七情郁结、凝痰结气所致 。用半夏厚朴汤调气散郁 。半夏厚朴汤虽以半夏、厚朴名方,而茯苓用量为4两,仅次于生姜 。
(5)治“寒气厥逆”证:《金匮要略》说“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证为寒气夹水饮闭阻阳气所致 。故重用茯苓配合乌头、半夏、细辛等以散沉寒痼冷 。
(6)治“心下痞坚”证:《金匮要略》治“心下痞坚,支饮喘满之证,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本方用茯苓4两渗水下行,以治痰饮凝滞成实之证 。
(7)治“反胃”证:《金匮要略》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此为脾虚不运,胸中停饮,胃失和降所致之吐而渴证 。方茯苓半斤为主治之 。
(8)治“悸”证:《金匮要略》治心下悸,脐下悸之方中用茯苓者,茯苓甘草汤外,尚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真武汤及用方后说:“悸者加茯苓2两 。”之所以用茯苓者,均取茯苓利水定悸之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