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国人均最富足的小城,小日子过得真爽( 三 )


△澳门将向“全球第一富”城市发起冲刺 / 图虫
富得流油的澳门也深谙“藏富于民”的道理 , 社会福利好得惊人 。 2019年 , 澳门用于民生福利的财政预算就有1033亿 , 这样的天文数字 , 你完全可以想象澳门人是怎样被包揽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 每年派发现金红包 , 至于各种结婚、生育、医疗、养老等津贴更是数不胜数 , 是世界上有名的高福利地区之一 。
生活在澳门 , 可谓被无形的幸福感包围 。
02
澳门 , 中西交融的范本
世人在对澳门的财富、高福利津津乐道的同时 , 也惊叹于澳门性格里的“沉稳务实” 。 这种“稳” , 是澳门内在文化滋养出来的 。
澳门很特别 , 这从它的外貌便一眼看出:大三巴牌坊隐藏在中国式居民楼里;酒店试图把威尼斯、巴黎搬往东方土地也生存良好;各式中葡结合的美食出现在澳门本土;澳门人和土生葡人能用粤语流利交流......
这种中西交融程度 , 澳门堪称“范本” 。
△澳门文化色彩非常多元 / 图虫
很少人知道的是 , 澳门是“西学东渐”的第一城 。 当十六世纪中叶 , 葡萄牙派人来传教之时 , 明代的广东布政司官员提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你们要先学汉语 。
这要求一出 , 澳门这片土地便诞生了后来被称为“澳门乃至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的圣保禄学院 , 培养了一大批诸如利玛窦、汤若望等精通中国文化的传教士 。
△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 就是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 / 图虫
△“西学东渐” , 是率先从澳门开始的 / 图虫
在习得中华文化后 , 他们开始对这座神秘的东方古国产生了更为清晰的敬意 。 在澳门的耶稣会传教士范礼安认为 , 中国是一座秩序井然、高贵且伟大的帝国 。 而利玛窦撰写的《中国札记》、巴罗斯的《亚洲十年》 , 更在传入欧洲后引起一股“中国热” 。
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 , 又必须让中国民众反向了解西学 。 于是 , 这批传教士开始没日没夜地在澳门翻译了大量涵盖天文历算、数学几何、物理机械、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生物医药、地理堪舆等西方典籍 。 有学者曾经统计 , “至少有80名不同国籍的耶稣会传教士参与翻译西书为中文的工作 , 先后译书400多种 , 所涉及的范围 , 对中国而言 , 都是新的知识领域 。 ”自此 , 中国士大夫们有了“开眼看世界”的素材库 。
日本文学名著《沉默》也反映了16世纪澳门的重要作用:欧洲传教士到日本传播西学 , 澳门是最主要的中转站 , 西学各科由此传入东洋 。
△利玛窦传教
北大教授季羡林曾这样描述这次文化交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 , 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 。 最后一次 , 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 是西方文化的传入 。 这一次传入的起点 , 从时间上来说 , 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説 , 就是澳门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