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文章图片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太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尾闾的“鱼米之乡” , 是国内著名的第三大淡水湖 。 和其他湖泊相比 , 太湖的显著特征是面积大、水浅、底平 , 蓄水量仅有44.3亿m3 , 相当于鄱阳湖正常水量的17% 。

据资料记载 , 太湖是典型的浅水平原湖泊 , 湖中没有明显的深槽 。 受人为活动(建闸蓄水、清淤)的影响 , 太湖的水深有所增加 , 但平均深度也仅1.9m , 最大水深为4~5m 。
凡事都有利弊 , 水浅意味着蓄水量有限 , 蓄洪能力较低 , 但好处也很明显:浅水环境有利于湖水温度的升高、浮游生物的繁殖 , 有利于提高水面单产 。 因此 , 太湖的鱼产力历来为国内一流 , 2017~2019年每年出鱼6.8~7.2万吨 , 平均每亩水面出产19公斤湖鲜 , 堪称“天然鱼塘” 。

太湖水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两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 , 一是自然的地质构造 , 二是泥沙的淤积 。
从地理区位上看 , 太湖位于长江下游平原 , 湖床比降很小 。 太湖大部分区域由江南古陆演变而来 , 区内发生的凹陷局限于两处:东南部的钱塘凹陷 , 以及西北部的下扬子凹陷 , 凹陷幅度均较小 。 新第三纪以来 , 太湖受西升东降的构造影响 , 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断块山地 , 表现为零散的基岩岛屿 。

其次 , 泥沙淤积也导致湖盆出现浅平化的趋势 , 累计淤积量不低于19.15亿m3 , 相当于储藏了84万吨的氮、60万吨的磷 。 太湖的淤泥和当地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上世纪60~70年代 , 太湖地区流行着“罱(lǎn)泥”的生产方式 , 当地农民将湖底的淤泥捞出 , 晒干后用作有机肥 , 滋养了无数湖滨良田 。

据资料记载 , 太湖周边的挖泥量高达180~200万m3/年 , 基本和当年的自然淤积量持平 。 本质上 , “罱泥”属于人工清淤的一种 , 其好处不言而喻 , 既加深了湖泊深度 , 减轻了底层的有机污染 , 又创造了可观的生产效益 。 但由于农业化肥的普及 , “罱泥”现象从80年代开始减少 , 90年代的罱泥船极为罕见 , 太湖的水质也开始出现恶化倾向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