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 二 )



2013年 , 太湖西山岛居民割芦苇 , 清除湖滨污染物
对太湖的淤泥应当辩证看待 , 挖出来利用就是宝贵的资源 , 如果任其沉积湖底 , 则会助长蓝藻的泛滥 , 加重太湖的“营养病” 。
【蓝藻|太湖的“隐忧”:泥沙淤积19亿m3,为何会引发“蓝藻之患”?】研究表明 , 太湖的淤泥属于有机污染型 , 淤泥的颗粒在1mm以下 , 大部分小于80μm , 其间还夹杂着大量的细沙、粗屑垃圾、腐殖质等 , 塑性指数低于8 。 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 太湖表层底泥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在0.36%~7.06%之间 , 平均值为1.62% , 这为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埋下了隐患 。

太湖并非原本就存在“蓝藻之患” 。 60年代的太湖还是一个贫营养湖泊 , 水质清瘦 , 是水好景美的生态港湾 。 1981年 , 太湖整体转变为中营养湖泊 , 但富营养化并不是特别严重 , 大规模的蓝藻还未出现 。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80年代后期 , 苏州、无锡、湖州等38个市区的工农业迅速发展 , 大量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排放入湖 , 水质急剧恶化 。

从那时起 , 太湖北部的梅梁湾就开始频繁出现蓝藻水华 , 蓝藻密度、暴发范围愈演愈烈 , 以至于到了“失控”的程度 。
影响最大的一次水华发生在2007年5月 , 水华覆盖无锡市的饮用水源地 , 导致市区出现了供水危机 。 太湖的“水危机”引发国家的高度重视 , 当地快速响应 , 组织人力打捞藻水1200万m3 , 通过望虞河“引江济太”补水93亿m3 , 同时从梅梁湖抽出89亿m3的“高肥”水体 , 改善了水质 。
值得一提的是 , 太湖的淤泥也被认为是蓝藻久治不绝的重要原因 。 2007年以来 , 太湖的清淤工程随即展开 , 工程清淤量达3000万m3 。

可能有人不理解:太湖的淤泥和蓝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事实上 , 淤泥为蓝藻的增殖提供了“温床” , 而蓝藻的泛滥又反过来加重淤泥的污染 , 两者之间恶性循环 , 太湖的水环境深受其害!
蓝藻是一种周期性增殖的有毒藻类 , 藻群失控的原因和氮磷含量、水温都有关系 。 每年7~10月份 , 太湖水温升高至25~35℃ , 此时最易暴发水华 。 到了冬季 , 蓝藻的优势度下降 , 幸存的藻种(厚壁孢子)蛰伏于淤泥表层 , 暂时进入休眠状态 , 次年春季再次复苏、繁殖 。

蓝藻的形态多样性
因此 , 淤泥就是蓝藻越冬的种质资源库和营养库 , 也是太湖“蓝藻病”久治不愈的“病灶”所在 。
不仅如此 , 蓝藻的有机含量达76% , 死亡沉底还会加重淤泥污染 。 例如:2007年蓝藻泛滥时 , 贡湖北部出现大面积的藻膜堆积 , 在相应区域的底泥中 , 有机质含量高达13.01% , 这是什么概念?太湖淤泥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为2%左右 , 北贡湖淤泥的有机质比常规水平高了5.5倍!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