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羞涩专栏|西藏纪行之飞越怒江( 二 )


从业拉山垭口往下走。悬崖弯梁连连急转,转弯处与迎面而来的车辆擦肩而过时,总感觉会撞上,惊呼未来的及出口,又一个急转弯迎面而来。就这样弯弯曲曲,曲曲弯弯,一个弯连着一个弯,仿佛看不到尽头。最绝的是,路在悬崖峭壁上突然扭转方向,像是下一秒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就这样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忽而向上无限延伸,忽而向下峰回路转,这种经历前所未有,实在刺激。一会儿路在头顶,一会儿路又在脚下。抬眼皆是悬崖峭壁,山体嶙峋,土褐色岩石或突兀矗立,或因自然风化而变得松散,极容易形成滑坡,江水也随着地域变化由清澈变为土褐色,转过去又由土褐色逐渐清澈。江流湍急,时而在左,时而在右,顺着陡峭的山势倾泻而下,翻滚急泄,层层叠叠,一滩接一滩,气势雄伟。白云在山顶翻滚,与奔腾的江水和青山相互映衬,蔚为壮观。沿崎岖的山路一直下到底,就是怒江大峡谷,然后我们需要从谷底再一点点盘旋而上。
我们下到怒江大桥时,整个人已经被甩的七荤八素。好再我们几个都不晕车,并不是特别难受。这一路上,赵先生都在跟我们普及怒江大桥的知识,大桥位于西藏昌都巴苏县的山沟之间,因地势险要而被称为“川藏线咽喉”,它是318国道川藏线上唯一可以跨越大型车辆的桥梁,因此也是国家战略战备中重要的军事通道。怒江大桥横跨两岸半山腰的悬崖之上。当时十八军成立了由18名战士组成的突击排,这18名战士每天都要攀登4000米高的山峰。那时候没有大型机械,没有现在先进的筑桥技术,只有肩挑背扛,一点点啃这硬骨头。为了施工的方便,战士们从山顶上将几十米长的绳索放下来,绳索贴在悬崖峭壁之上,战士们在绝壁上用绳子织成软梯。战士们踩着并不稳定的软梯,在悬崖上艰难地移动着打炮眼。恶劣自然条件,施工存在的巨大危险,使18名战士们不断减员,但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放弃前进。
桥墩|羞涩专栏|西藏纪行之飞越怒江】“这座大桥要求车辆行驶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由武警日夜值守,禁止在附近拍照或无故逗留。”赵先生说:“看到那个桥墩了吗?”顺着赵先生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大桥旁边突兀地立着一座旧桥墩。“关于这个桥墩,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天,一位战士想要看一下水泥浇筑桥墩的效果,却不小心掉了进去,当战友们发现的时候,他已凝固在混凝土里,只有露在外面的一只手直直地指向天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出来,最后只能含泪将他浇筑在桥墩里。”这真是太悲惨了,听着听着,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抬头向车窗外望去,天空高远辽阔,世界美好祥和,而那名年轻的战士生命却已永远定格,他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怒江大桥,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