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大变局!“民宿+”乡村旅游模式开启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时代已经结束 。以地方文化、节庆等内容为重点,将民宿产业与景区、 体育 、文化、节庆等传统产品深度融合,形成“民宿+”乡村 旅游 模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是多个地方正在 探索 的另一条路 。
为乡村振兴注入诗意 贵州荔波坚持民宿促进 旅游 发展的理念,构成了“七星熠苍穹、月映两江辉”的村寨格局和民宿产业结构,吸引大量游客入住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人心中的乌托邦 。作为乡村 旅游 业中一种“小而美”的商业形式,乡村民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习俗和缓慢的生活体验受到广泛欢迎 。
不过,因为疫情的持续,旅游 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民宿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 。民宿从业者表示,和单打独斗相比,抱团取暖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由于民宿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民宿群落不会形成恶性竞争 。充分发挥利用周边的公共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更有利于民宿行业的发展 。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促进民宿行业持续 健康 发展,盘活城乡闲置资源,疫情影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
有人失意离去,有人坚守等待
受疫情影响,快速发展的民宿行业被按下暂停键 。订单量减少,入住率下降,加剧了民宿不少本就难以解决的盈利难题,断臂求生、低价预售、短租变长租等成为不少民宿平台节流自保的方法 。不知道民宿行业什么时候才会复苏,在此之前,自己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成了悬在所有民宿人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
报复性 旅游 还没来,民宿行业集体期待一场跌到谷底之后的触底反弹 。
盟颂生活负责人郑博宇在成都负责30多家民宿,他表示,民宿的每间客房成本约8万~9万元,按照往年的经营情况,18个月左右能收回成本,不承想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就遭遇疫情 。“1月初店里就停业了,疫情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最晚的预定已经排到2020年8月,结果整个过年期间我们都在处理退款,疫情撕开的缺口,一年都很难修复 。为积极配合政府要求,我们停业了整整两个月,订单直接损失40余万元 。其间我们解散了保洁团队,房间的打扫管理全部由我和在成都的朋友亲力亲为 。与此同时我们也失掉了所有的外地游客,平时他们能占到整个客源的40% 。”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疫情后消费者度假习惯的改变有关 。近两年,人们在出行时更加注重安全和空间感,高品质的单院落或单户乡村住宅的入住率反而有所提高 。
在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平稳可控的背景下,中高端客户的消费回报无疑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民宿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资本增强了投资乡村民宿的热情,它们具有标准化的硬件和服务水平,并保留当地的自然美学和文化习俗 。除了提供“四合院”或“包楼”的住宿服务外,农村高端民宿还有各种额外的体验项目,如定制餐饮、短途 旅游 和当地特色菜 。而在消费一端,消费者不会盲目追求高价民宿,更喜欢高性价比和有强大功能的产品 。
目前,民宿的消费者确实变了 。在早期阶段,民宿以情侣为主,注重隐私和良好的景观,比如露台上有浴缸;近两年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家庭,对家庭住宿的相关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如餐厅、咖啡馆、儿童活动区、游泳池等 。
新一轮洗牌正在加速
业内流传着一种观点:在后疫情时代,民宿行业将加快品牌化和连锁化进程,品牌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从疫情暴发以来,连锁品牌民宿确实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也更有能力为加盟商提供财务支持和管理协助措施 。未来,高端民宿和连锁民宿或将大幅压缩“小而美”民宿的生存空间 。
不过,民宿的连锁和规模是一把双刃剑 。超过一定量后,就会出现品牌个性缺失、消费者满意度降低等问题 。
据业内人士分析,即使没有疫情,民宿也将在2022年前后面临重组,部分民宿将被关闭 。2013―2017年是民宿的黄金期,根据《浙江民宿蓝皮书》的数据,浙江民宿数量在2015年到2017年达到高峰,然后趋于稳定 。
与此同时,“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时代已经结束 。原因有很多,比如资本,黑天鹅疫情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 。
此外,近期还出现了民宿大规模规划整合的趋势,如浙中大峡谷度假区的建立 。一些资本正在系统地合并国内民宿,有计划地创建品牌和团队 。
业内人士预计,民宿行业将需要大约五年的时间来积累实力,然后迎来下一个美好的民宿时代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