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二 )


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文章插图
自古君无戏言,话一出口,就必照办。这是一件大事,工程非常浩大,究竟怎样加固连他也有不少担忧,于是,他“乃思索其极,敕祜于下”,“始下群议”。意思是让满朝文武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当时主要从三方面加固:一是改竹索为铁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铸铁牛加固桥墩。决策定了,就干起来了,当事人张说是这样纪实的:“冶铁伐竹,取坚易脆,图其始而可久,抒其终而就逸。大匠藏事,百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司之介齐。飞廉煽炭,视融理炉,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熔而为伏牛,偶介于两岸,襟束于中漳,锁以持航,牛以执缆”。
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铸铁牛呢?铸铁牛的作用是对拽铁索作河桥的地锚。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治理黄河的希冀。《易经》讲:"牛为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治理黄河泛滥,铸铁牛卧河边以镇之,象征着高山峻岭拦巨澜,起到掩挡洪水漫流,造福于人类的作用。古人最讲究的是阴阳对错、阴阳并存。因而在铸造铁牛时,也铸造了七星柱,仿天上的北斗星布局代表天,这样天地全有(铁牛为土,代表地)。七星柱实际作用是栓船的桩,与铁牛、铁山、铁人融为一体作为浮桥的地锚。【 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文章插图
从铁牛、铁人的布局,看桥的位置:按发掘出土顺序,给四个牛编号。1号牛在西北方位,2号牛东北方位,与1号牛成行。3号牛在西南方位,与1号牛成前排。3号牛与4号牛成行。4号牛与2号牛并成后排。1、3号牛在石堤之东,距堤1.30米。2、4号牛尾距现存的蒲州古城东墙51米。3、4牛距现存的蒲州古西城门110米,这样就能较准确地判断出蒲津桥的位置。从牛的布局,看桥的宽度。1、3号牛相距10.30米,2、4号牛相距10.30米。每牛尾下有一根大铁轴,作检桥索用,各轴长2.3米,直径0.5米,轴上有图案花纹。每轴系两根桥索,共系8根。这样就能较准确地计算出桥的宽度大概为10.30—10.40米。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铁人,历史之久,数目之多,工艺之精、份量之重,体积之大,铁质之坚,实用之值诸方面,与全国同类文物相比,都是空前的。如此壮观的铁牛、铁人、铁山,是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铁牛对桥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永济县志?开元铁牛铭》一文中对铁牛的功绩作了评论,"桥如长虹,窄如游龙;缆之维之,如砥如墉。将使元鱼失其怒,阳候敛其雄,属非斯牛之力,而又谁主其庸哉?"这虽然把铁牛的功绩描写得较为神奇。但真正的作用是代替了旧地锚,起到了固桥的作用。1号牛在西北方位,属牡性(雄);2号牛在东北方位,属黄毛黑唇牛;3号牛在西南方位,属犍牛;4号牛在东南方位,属抠牛(犊)。铁牛都坐东向西,皆伏卧,各铸于长3.5米,宽2.3米,厚9.7厘米的铁板之上。形态各异,膘肥体实,肌肉隆起,圆目似怒,竖耳倾听,尾巾后股各向外,肩负桥梁的重任。每牛下有六根大铁柱,入地丈余,坚固不拔。四牛外侧各布一铁人。1号牛外侧的是维吾尔族,这一民族古称"回総"、"畏兀儿”等,主要居住在新疆一带。这尊铁人,体健壮,个头高,鼻翼大,已露出地面高1.75米,身宽0.79米,作叱牛之状;2号铁人是蒙古族,矗立牛旁,昂首挺胸,作牵引状,从面部细看,心中蕴藏着浩浩壮志,不外乎是牵好自己的牛,完成固桥的神圣职责;3号铁人是藏族,农牧两兼,唐时吐蕃王朝即和中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唐曾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驸马列都尉,由此可知藏民族和唐王朝的关系,藏族作为一个民族代表是理所当然的;4号铁人是汉族,曲肱双手握拳状,习惯地放于右胸旁,时刻准备作隐而待发的样子,上身穿大翻领上衣,类似西服,这说明"西服”是从我国唐朝服装发展而来的,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铁证。这四人代表着四个民族,表示了唐朝当时各民族间的团结友好,表示着中华民族处于一个大团结的家族。蒲津渡浮桥是一个有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