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选自《东南文化》2000年06期王萍永济古称"蒲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端,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据《蒲州府志》记载,永济原为"蒲反”,是魏国的领地。秦国压取后,又还给了魏国。魏人喜蒲之返还,就把此地称为"蒲返”。《汉书?地理志》上说,本为蒲,秦始皇东巡,见长坂加土于坂,所以叫"蒲坂”(此为传载。蒲坂古时即称为蒲反。古时坂反相通,反即为坂也)。黄河从西北高原倾泻而下,冲击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绕在这九曲十八弯的断层地带,自然形成了一块肥美富饶的盆地,这就是如今的永济县。据《蒲州府志》记载:'‘汉置蒲坂县”,隋后,蒲坂并入河东县。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为蒲州,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始为永济县。相传远古时代的舜王就出生于此地,并在这里"淘河滨"为民治水。尧舜帝王都曾在此建都,辛勤耕耘。这里历史悠久,得天独厚,豪杰辈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是中华民族发源地的中心,是炎黄子孙最早繁衍生息之地。至今,在群众中还广泛流传着"一巷三阁才,对门九尚书”的歌谣。
永济|铁牛的传说_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
文章插图
一、蒲津渡遗址蒲津渡遗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西15公里的古蒲州城西门外,西北方向110米处,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这个渡口有座桥,名曰“蒲津浮桥”;是横跨在黄河上最早、最长、最大的第一座浮桥,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秦公子緘出奔于晋,就在此造舟为梁,比其船而渡,从而开始了秦晋交往的大门。到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统一大业,曾在此两次造桥。东魏齐献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也都在此造桥。汉高祖刘邦定关中,曹孟德西征马超,还有隋文帝、唐太宗等都在此维修浮桥,兴师济渡。历代许多帝王将相,都十分关注它的兴修、改造、使用。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履行了它的历史使命。断断续续、兴兴衰衰延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共延续了1900余年,在我国桥史年代上居第一位。因此,我国史学家,在《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巨著中记下了蒲津桥的丰功业绩。从春秋到北魏的900年间,它是不固定性的浮桥;从北魏到唐开元300年间,为竹缆连舟固定式的浮桥;从开元十二年到金末的500年间,是铁索连舟。地锚是铁牛、铁人、铁山、铁柱,也就是说铁牛负铁索桥的使命是500余年。自元兵烧桥后,桥废渡绝,而铁牛存之如故。到明初又借这个地锚造桥。二、蒲津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铁牛、铁人、铁山、铁柱唐开元时,蒲州城由当时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升为中都,继又升为四辅之一的上辅,蒲津桥的使命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桥却还是竹缆连舟,破败不堪。兵部尚书张说于开元十二年向唐明皇禀报:"蒲津渡统断船破,无岁不有,虽残渭南之竹,仆陇氓之松,败辄更之,不罄供费。津吏成罪,县徒告劳,以办常矣!”皇帝听罢,双手一合:"嘻!我岂虑哉!"为何他听了张说的禀报,马上拍板定案。理由有三:一是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时逢盛世,国家富强,史有“开元盛世”之称;二是当时国家铁产量较高,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三是加固蒲津桥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