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九域志|厦门“鳌冠”地名,是这么来的( 二 )

元丰九域志|厦门“鳌冠”地名,是这么来的
文章插图
△吴升牌坊残存构建而乾隆以后,大量的鳌冠人紧随海沧人的步伐闯荡南洋,在那里,他们也将“吾贯”之名发扬光大。如新加坡武吉布朗墓山,光绪四年林门苏孺人、光绪十一年林府君舜卿、光绪十一年林门黄孺人;印尼苏门答腊岛,武吉丁宜华人义山民国壬戌年林公光园、巴东班让华人义山咸丰六年黄启丰、丹戎峇来华山冢宣统三年林府君俊木;槟城福建联合公冢,民国元年林府君浴祈、民国庚午年林门谢氏…这些墓葬无不是刻上籍贯“吾贯”或“吾贯社”。在海沧主要的宫庙中,“吾贯”也是司空见惯的。如咸丰四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社捐银壹百拾伍大员”;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普元宫捐英陆拾大元…吾贯吴德源捐英伍拾大元…吾贯郭、英厝捐英捌大元”;民国十二年《重修玉真法院题捐碑》,“吾贯林有敬捐银拾大元”…在这些以“吾贯”为籍贯的人物中,林姓居多,吴姓较少,这可能与他们的认同习惯有关。如林姓,在槟城的墓葬中也常见其籍贯写作“吾贯社霞湖”,此霞湖代表的意义为何,不得而知,可能是林氏灯号,亦或是鳌冠下河角的雅称;如吴姓,不管是槟城还是鳌冠社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晴川”、“前川”这样的籍贯自称,他们同样是“吾贯”大旗下的一个分支。总之,在清代的大部分时候,“吾贯”就是鳌冠六乡一个籍贯共识,尤以大社内林、吴二姓为主体,而庙兜、蔡岭等社则较少引用。当然,由“吾贯”二字引申而出的,也偶见其他的写法。如印尼苏门答腊武吉丁宜华人义山宣统庚戌年的林府君崇官,碑额写作“浯贯”;清朝光绪末年,吴梓材为鳌冠吴氏所续编的族谱,冠名为海澄“梧贯”。但从本意上看,这些变化了的“梧(浯)贯”,其实也都是吾贯的引申,亦或者是“吾贯”闽南音的另一种体现。元丰九域志|厦门“鳌冠”地名,是这么来的
文章插图
△吴梓材作之梧贯吴氏家谱序,@蔡毅彬到了民国山河破碎、家国重建的年代,失去了文化人传承的鳌冠,其地名也较之清末更呈多样化,然后慢慢衍生成“吴冠”这样浅显易懂、下里巴人的用字,就好比“楼山”在同样的时期也“被”改成了“刘山”。而当我们消灭了文盲之后,那些重新出现的觉醒,虽然让我们意识到吴冠的不适用,但是在扳正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错过了那个被用了数百年、也被认可了数百年的“吾贯”,反而随了大流,成就了鳌冠。这大概是每个朝代、世代总会出现的波折反映,就好比我们所探讨的:宋代称“吴惯”,明代称“吴贯”,清代改“吾贯”,现在当然可以是“鳌冠”。但有一点总是好的,我们至少把他们串起来了,尽管没有那个衔接的缘由。附载出处:1.《元丰九域志》卷九,福建路,“望,龙溪。六乡,海口、峡口、清远三镇。吴惯、沐渎、中栅三盐团。有九龙山。”2.《宋史》志第四十二,地理五,「福建路」,“龙溪,望。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3.《大清一统志》,巻三百二十九,「漳州府」“盐,龙溪、漳浦县出,宋史地理志龙溪有吴惯、沐犊、中栅三盐场,漳浦有黄敦盐场,九域志龙溪漳浦二县皆有盐团。”4.弘治《八闽通志》卷二十三,「水利」“吴贯埭岸”。5.龙溪《龙溪县志》卷一,「甲社」无,「地理」“吴贯埭岸”。6.崇祯《海澄县志》卷十二,「水利」“吴贯埭”;卷一,「山」“龙门岭,路通吴贯,其上有龙门院废址犹存”。7.康熙《海澄县志》卷十二,「水利」“吴贯埭”,卷一「山川」,“龙门岭,路通吴贯,上有龙门院旧址”。8.乾隆《海澄县志》卷十六,「保甲」“崇隆保…吴贯”,「津渡」“吾贯渡”,「水利」“吴贯埭”;卷一,「岭」,“龙门岭,路通吴贯,上有龙门院旧址”9.光绪《漳州府志》卷六,「津渡」海澄县,“吾贯渡”;「水利」,“吴贯埭”。10.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灵惠庙碑》,“□□之北有乡焉,名曰吾贯。”11.咸丰四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社捐银壹百拾伍大员”。12.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吾贯普元宫捐英陆拾大元…吾贯吴德源捐英伍拾大元…吾贯郭英厝捐英捌大元”。13.民国十二年《重修玉真法院题捐碑》,“吾贯林有敬捐银拾大元”。14.1991年《重建灵惠庙碑》,“鳌冠村”。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