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山|旌德:亦诗亦佛话梓山(下)

方光华
第1019期
梓山 , 在旌德县城旌阳镇东南面 , 迤逦向西 , 连接城廓 , 濒临徽水 , 与旌德文庙、旌阳镇政府(原县署)遥遥相对 。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习惯于每天睁眼就看到梓山 , 因为梓山就站在窗户外天天面对自己 。
梓山高476米 。 山不高而秀雅 , 林不大而茂盛 。 登临纵目 , 四方景物一览无余 。 从唐到宋 , 从元至清 , 旌阳城无论是修庙建塔 , 还是筑城架桥 , 尽在梓山的视野之内 。
梓山的宗教风俗
梓山 , 容纳的不仅有文人的闲情逸致 , 还有俗世中人对神灵的信仰 。
天下名山僧占多 。
神为人消灾避难 , 当然会在人方便的处所呆着 。 神还要有让人肃然起敬的一面 , 要考验拜神者的虔诚之心 , 所以神还要立在山腰或在山顶上 , 让朝拜者费点腿脚之力 , 这样的“求神问卜”才符合心诚则灵的初衷 。
梓山 , 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载体 。
梓山早在宋开宝年间(768-975)就建起瑜伽寺(后名资福禅寺) , 明洪武辛未(1391) , 立为丛林 , 正统、嘉靖年间递修 。 中有归一堂、贝叶林诸梵室 , 清称“梓山寺” , 名僧超法曾一度住在寺里 。 嘉庆《旌德县志》载:超法 , 号云石 , 绩溪人 , 密云悟下古帆楫之嫡传 , 总角即有脱尘之想 , 少从天王寺受戒 , 遍参诸方 。 住在资福寺时 , 悬立法幢 , 启迪四众 。 以后又到京城入仁寿、宏善诸寺 , 与金坛蒋探花同参 , 回来后仍住资福寺 。
梓山|旌德:亦诗亦佛话梓山(下)
文章图片

资福禅寺(朱学文摄)
【梓山|旌德:亦诗亦佛话梓山(下)】当年资福禅寺后边的毗庐阁 , 就是在他任住持时 , 知县茹鄂侯为他建的 , 推官杨应标曾有碑记 , 可惜早已不存 。 毗卢即毗卢遮那佛 , 遮那意译即“光明普照” , 毗卢遮那为佛教华严宗所尊最高神明 , 均为大日如来所出 。 毗卢阁自然是传经说法之地 , 超法的衣钵以后代有相传 。 毗卢阁的后面有关房 , 为修练气功、武功者的闭关之所 。 清兵宪窦遴奇有诗云:

嶙峋高阁倚云端 , 飒飒西风五月寒 。
观道自存丘壑相 , 寻山偶借薜萝看 。
石岩芝草窗前秀 , 谷日松荫雨后瘢 。
自苦官衙如火宅 , 每登兰若有余欢 。
另有:
招提新构此山隅 , 近望旌城似画图 。
数里芙蓉檐外传 , 满天风雨隔帘呼 。
夕阳一抺岚飞动 , 晨雾平铺树有无 。
此日登临寻鹫尾 , 摩尼炯炯指迷途 。
王朝时的僧人和俗世的文人 , 经常会雅集于梓山这么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喝茶聊天 。 清代邑人江素就留有一首《重阳后登梓山赠月岩和尚》的诗: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