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旅游,是存正能量还是存负能量?

|骑自行车旅游,是存正能量还是存负能量?

文章图片

|骑自行车旅游,是存正能量还是存负能量?

文章图片

|骑自行车旅游,是存正能量还是存负能量?

这种发问本是在混淆概念 , 或者说是在乱弹琴 , 骑自行车旅游 , 是个人的自由行 , 与那些爱下棋人或爱跳广场舞的大妈没有什么区别 , 谈不上有社会正能量 , 当然 , 骑自行车自由行也谈不上有社会负能量 。

这里 , 得弄清楚什么是正能量 , 不搞清楚这个概念 , 随便一个行为就与正能量或负能量对接 , 自然是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
能量就是指人行为的潜在动力 。 一个人饿了会饥不择食 , 这是本能驱动 , 因为本能欲望 , 潜藏着本能动力 , 人饿了生理机能会诱发着本能动力去释放 。 人的一日三餐需求就是正常本能行为 , 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本性所为;一个人爱抽烟或爱喝酒 , 爱广场舞或爱骑自行车野游 , 只是喜好所为 , 即使有了习惯性 , 也属于习性所为 。 不论本性所为 , 还是习性所为 , 或者是人个性所为 , 只要不触犯法律红线 , 都属于人“自由正常行”的范围 , 绝不可以随便去挂上有社会正能量或有社会负能量 。 因为没有侵犯社会利益 , 也没有带来社会利益 。

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社会正能量 , 焦点就是:是否有社会付出行为或爱心行为 , 才能称之为社会正能量!

既然人的本性早有了“本我”属性 , 意味着人的先天行为就潜藏着本能支配 。 可人的后天有了心态系统的拓展 , 人的心态有了多层需求 , 本能欲望只是多元心态系统中的一元 , 这就有了本能支配的让位;随着心态的拓展的同时 , 人也参入了社会互动 , 于是几千年前就有了儒家思想所遵循的“克己服礼”…


人的行为模式是否跨越了小自我圈 , 才是衡量是有社会正能量的这把标尺 。 心中有了小自我的越圈 , 才能看到是否有社会义务感 , 是否有本职使命或社会使命 , 是否有正义感 , 这才是定位一个人是否有正能量的支撑点 。


否则 , 人守着小自我圈 , 在维持本性所为 , 或保持习性所为 , 没有了惠及他人或社会的责任担当 , 或义务或关爱;只能任个人本能行为强势彰显 , 难免陷入自然法则的动物圈——出现弱肉强食 , 只能呈现出社会负能量 。

【|骑自行车旅游,是存正能量还是存负能量?】一个人能骑自行车穷游 , 说明他并无事业追求 , 正当年轻时 , 不把精力投入在打拼的路上 , 却折腾在闲游上 , 人家为了存在感有社会价值而拼搏 , 你在为彰显无用的“自由”而耗费时光 , 相对个人的未来而言 , 也是一种负能量吧!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