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消失的中国游客”,去哪了?( 四 )


东南亚还是那个东南亚 , 只是中国游客对它的理解和期许发生了变化 。
“东南亚旅游市场几乎每十年就会经历一次跨越式发展 。 ”付峥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 他经营的阳光假期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做“新马泰”市场起家的传统旅行社 。
中国人赴东南亚组团出境游始于探亲旅行 。 经国务院批准 , 1988年到1992年 , 中国公民得以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探亲旅游 , 直到1997年7月1日 , 赴上述4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探亲游正式转化为中国公民团队出境旅游 。
“那时出境游以公务考察为主 , 直到2003年才逐渐普及到大众层面 , 出行人数第一次大规模爆发 。 ”付峥回忆说 , 市场爆发的契机是国家于2002年底审核批准了“第二批出境旅行社” , 共528家 , 同时取消了1997年批准的出国旅游组团社和代办点 。 仅北京地区的出境社就从10家增加到了41家 , “出境游开始了市场化竞争” 。

4月10日 , 日本名古屋 , 从天津出发的旅客抵达日本爱知县 。 图/视觉中国
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研究员戴学锋公布了一组数据 , 按照2018年可比价计算 , 从1997年到2004年 , 中国人均GDP从1815美元上升到3109美元 , 出境游随之井喷式发展 , 年均增长率高达27.3% , 出现了日韩接近人均1万美元GDP阶段的出境游快速增长特征 。
“老百姓兜里有钱了 , 国内旅游完一圈 , 还想出国看看 , 东南亚是首选 。 ”付峥回忆说 , 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久 , 外资企业涌入国内 , 做起了中国人的境外游生意 。 在业界一再呼吁下 , 2006年前后 , 一批民营境外旅行社纷纷成立 , 包括去哪儿、穷游、途牛国际旅行社等知名企业 。
“阳光假期”也是在2007年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 与此类似 , 一大批主营出境的旅行社从挂靠在“第二批出境社”下面的一个部门 , 到独立注册公司 , 或是被其他企业收购 , 境外游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 团费价格被打下来 , 吸引了更多游客出境旅行 。

2月26日 , 俄罗斯圣彼得堡 , 中国游客参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
为避免在存量市场降价竞争 , 旅行社开始注重路线开发 , 进一步释放了东南亚旅游资源 , 也刺激了国内游客的出行与消费 。 2009年 , 阳光假期旅社率先把马尔代夫包机引进中国 , 带火了海岛度假游 , “花一两万元在岛上住一个星期”取代“新马泰观光”成为流行 。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 , 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 , 旅游从观光、休闲继续提升为度假游 , 旅游时间不断延长 , 旅游产品及形式逐渐丰富 。 2011年 , 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5000美元 , 出境旅游人次每年以千万量级递增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