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弃儿社工思考 兰考弃儿


兰考弃儿社工思考 兰考弃儿

文章插图
狄德罗
真实,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人们在生活中期盼着与人交往时能有真实的情感,而不是那些带有利益关系时假惺惺虚伪的亲昵;期盼着在浏览网络时看到的能是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对事件的震惊还未褪去却发现是为了吸引流量的编造;期盼着在工作中能有劳动后的回报、付出后的成长等真实的获得感,而不是他人口中的愿景、难以达成的梦、毫无意义的消耗所带来的白费心力、徒增辛苦、空自劳苦……因此,我特别珍惜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那些与真实有关的,“非虚构”作家笔下的文字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笔下的一切都是以现实元素为背景,而又不同于“纪实文学”的是,“非虚构”作家笔下的文字以其个人的视角、“中观”的视域进行完全独立的创作,是文学朝向生活的一次精神扎根和最真实展示,融入了更多来自于作者亲身的经历、切实的感受、直接的观察,是深植于生活之中的创作,融入了更多自己真实的情感 。
在这个异常寒冷,因yi情而人人自危的冬天,我认识了这样一位作者,他出生于内陆腹地的一个小镇,他目前的人生经历了离乡求学,出巴山、渡汉水、过秦岭、出潼关足迹遍布天南地北,他从事过大学的教师、供职过报社及杂志,他多年来保持写作,当他的作品与新媒体相遇时令他备受瞩目 。在他的第一部作品《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所写的都是细碎微末的命运,却拥有穿透人心的质地和力量,显示出了他独有的写作风格,文字天然质朴,日常事物也能在他笔下生发知觉,显现脉络与力道,因此他获得了某大型互联网媒体设置的文学奖,他就是袁凌 。在写下这篇文字时我在想,该用怎样的方式能一下子讲清楚他的文字呢?我突然想到袁凌的文字和贾樟柯的电影放在一起参照再合适不过了,他们写下和拍摄的都是最平凡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受时代所波动,他们的苦闷越难以伪装,该悲伤还是会悲伤,可悲伤又能怎么样 。
兰考弃儿社工思考 兰考弃儿

文章插图
袁凌
【兰考弃儿社工思考 兰考弃儿】近几年,我在很多新媒体上阅读了大量的“非虚构”文学,在我看来,一位好的“非虚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读者阅读之后能达到三重效果:一是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自己切身的经历或观察,在讲述时能引人入胜,读者能切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真实”的质感,阅读开始时如云雨来袭,故事中的人与事如瓢泼大雨,雨点酣畅淋漓地“打在”读者身上,故事结尾如雨过天晴,生活还在继续,新的故事正在发生,我们不过是经历了一个段落 。二是所讲述的故事,无论是友谊、情感、婚姻、职场、求学……,无论是迷茫、彷徨、失意、奋斗、拼搏、喜悦……都能够引起有过故事中相同或相似经历读者的情感共鸣,能让未曾经历过的读者的仅是通过这一篇文字便感同身受 。三是当故事的阅读结束之后,不仅仅是对这场故事中“生活经历”的短暂感受,而是能引发读者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对其中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自身出发着力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所改变,试着去让自己身边相似的问题得到解决,让动人的情感得以延续,让悲剧的故事不再发生,让故事之外的社会能变得更好 。
袁凌就是这样一位好的“非虚构”作家,他的新作《在别处》,讲述的有他从走出小镇到北京漂泊时的不安、困顿及情感和欲望发泄的经历,有记忆中自己中考那年及自己和母亲与候车室有关的回忆,有去采访随着变迁给小小县城中的人所带的命运变革及一些“触底”的“阴暗面” 。《在别处》是袁凌从小镇走到北京的自我叙事,讲述了他的童年成长、家庭及婚姻的挫败与消解 。他记录的是普通人和真实生活,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如草芥一样沉浮生灭 。但他们作为一条条生命之溪,虽然细小如丝,却依然映照出了一个时代的风风雨雨 。他写下的故事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在发生着的事情,波澜不惊,但确实是在行进 。行进的步伐几乎很难看到痕迹,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状态,就是“非虚构” 。如书中《在县城》一文中,所写的兰考弃儿,没有一场大火可能直到今天都没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命若垃圾”的群体 。文中在描写那片特殊的“麦地”时,如大海上突来海啸的震撼着读者的心 。“非虚构”的文字是就这样一个自然的状态,它平淡,它发生的时间特别漫长无序,而总有一刻会爆发 。这正是“非虚构”文学的价值所在,彰显出了作为一名观察者、创作者应有的担当,用客观、真实而又不乏艺术性的文字来引导和感染读者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