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的情感故事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大秦赋》的热播带火了很多人,猛然发现,原来那款著名的杀时间游戏里面的好多人,居然都是这个时期的名将 。
白起廉颇这些大家本来就很熟,自然不必多说 , 李信这么默默无闻的人,本来可能只是游戏里的一个角色 , 但通过《大秦赋》大家才知道 , 原来他这么厉害呀 。
李信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突然出现在历史中,在秦灭六国最重要的灭楚之战中出现,之后有作为副将出征了两次,从此便在史书中什么的消失了 。
说他神秘消失,是因为秦国这样一个高级将领,史书上基本上没什么记录,尤其是如果你知道李广是他的后人,再联系到司马迁是因为李陵才受的宫刑 , 但凡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手边有点李信的资料他一定会写的 。
司马迁的《史记》现在被定义为正史 , 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纵观《史记》 , 其实里面司马迁的个人好恶情感因素非常重 。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而作为李陵案的直接受害人 , 司马迁写李广就写的非常精彩,甚至还留下了李广难封这样的千古名言,而李广作为《史记》中明确写明的李信的后人 , 司马迁在《史记》中却只有寥寥几笔,只能说明李信的材料太史公能够看到的实在是太少了 。
而作为史官的基本素养,肯定不能把好恶凌驾在史料之上,所以李信也就在历史记载中忽然出现,又忽然消失 。
但从李信少量的记录中,我们依然能够推断出很多信息,尤其是秦始皇的用人手段和秦法到底严不严苛的问题 。
既然说到李信里,昭烈君顺便多说一句,李世民也是李信的后代 , 这么牛的一个人,他的生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01)秦王的制衡之术秦国灭六国是经过长期准备的,在韩赵魏三晋之地被灭了之后,秦国有一个重要的抉择,那就是楚与齐,先灭哪一个,燕国已经被打倒辽东了,不足为虑 。
《太平广记》引严尤的《三将论》,记载了一则未曾在《史记》中出现的史料:灭楚之前秦王曾询问齐与楚 , 先灭哪一个 。
大将李信回答:“楚地广 , 齐地狭;楚人勇,齐人怯;请先从事于易 。”
但这个答案最终被否定了 , 最终在《史记》里面留下的记录是直接在御前会议上,分别询问李信和王翦灭楚需要多少人马 。
年轻将领李信说需要二十万 , 王翦则非常笃定的说 , 非六十万不行,秦始皇综合利弊之后决定让李信领兵二十万,出兵灭楚 。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提出二十万灭楚的是李信,所以这个统帅的人选就一定是李信,灭国之战都很谨慎,尤其是灭楚国这样的大国,战前肯定都有讨论 。
而《史记》中特意记录了这件事,说明这件事很重要 , 秦王政的议题是,灭楚需要多少人,大家都来说一说 , 李信说了二十万,王翦说了六十万 。
这里只是在讨论用兵数量,并没有决定让谁领兵,当时的人选至少有四个 , 王翦蒙恬王贲李信,其中蒙恬镇守九原没法脱身 。
王翦作为老将,对用兵数量有异议,让他带兵不是不可以,就是有点强人所难,王贲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奇袭楚国、平定韩乱、攻灭魏国,在当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将领了 。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但最终嬴政却选择了李信 ,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想让王翦家族做大,之前的灭国之战王翦家族已经出尽了风头 。
军功的均衡也是作为君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为了确保胜利 , 嬴政也不是只讲政治的,他给李信配了个老成持重的副手,蒙武 。
这个蒙武,是曾经的秦国上将军蒙骜的儿子,蒙恬的父亲,与王翦年岁大体相仿,此时已经六十岁上下 。这样搭配既能锻炼新人,又能确保胜利 , 秦始皇在用人方面可以说已经是做到了层次分明,注意梯队式培养 。
李信的情感故事

文章插图


(02)灭楚失败的责任第一次灭楚秦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惨败 , 楚国在项燕的带领下 , 大败秦军,有人说是20万全军覆没这个有点夸张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