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是哪个国家修建的?郑国渠 - 疲秦记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 。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 。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汉书·沟洫志》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 。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 。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 。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 。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 。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 。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史记》、《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 。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查,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 。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 。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 。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 。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战国末年,秦国的40000余顷,约合今天的28000余顷 。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 。他们从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而每个流量只能溉田200顷出发,说郑国渠最多只能溉田万顷上下,所谓40O00顷,当是郑国虚报 。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看来他不会再有胆量进行第二次欺骗 。郑渠溉田面积较大,疑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 。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 。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 。《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 。二是古今作物不同 。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小麦棉花等为主 。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秦王嬴政年间郑国主持兴建的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
秦王采纳韩国水工建议
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

陕西泾阳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简介

文章插图
都江堰VS郑国渠但是从发挥作用还是都江堰大,直到现在,要不怎么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陕西泾阳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简介】要是我就选后者,说实话不是回答你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有个郑国渠你好!
两者对农作物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自然,有利有弊,不好拿来比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