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最后一位宰相,到底冤不冤枉 胡惟庸

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春天的一天,魏国公徐达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得到消息,有人要暗中谋杀自己 。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在诛陈友谅、灭张士诚和北伐元朝的过程杀人无数,仇人自然很多 。然而,这一次打算刺杀徐达之人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当朝丞相胡惟庸 。

中华最后一位宰相,到底冤不冤枉 胡惟庸

文章插图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三》记载:
魏国公徐达深嫉其奸邪,常从容言于上,惟庸衔之 。达有阍者福寿,惟庸阴诱致为已用,为福寿所发 。
原来,徐达在朝中德高望重,看不上胡惟庸这种奸邪小人,常常在朱元璋面前打胡惟庸的小报告,胡惟庸因此恨上了徐达 。徐达麾下有一位看门人名叫福寿,胡惟庸便设计暗中和福寿结交 。起初,福寿把胡惟庸当做朋友,直到有一天,胡惟庸劝他帮自己刺杀徐达,福寿才知道胡惟庸用心之险恶,于是将胡惟庸的计划告诉徐达 。徐达得到福寿的告密,不禁一阵后怕,从此对府中下属严加管教,处处防备胡惟庸 。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在明朝的知名度很高,他所引发的“胡惟庸案”是“洪武四大案”之首,同时也拉开了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序幕 。胡惟庸的结局更是惨烈,他不仅被灭了九族,还连累3万余人为其垫背 。
中华最后一位宰相,到底冤不冤枉 胡惟庸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胡惟庸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他真的谋逆了吗?他的死到底冤不冤呢?本文,笔者将引用史料,结合分析,带大家认识这位中华最后的宰相 。
一、和州遇书生,从龙十年功《明史·胡惟庸传》记载:
胡惟庸,定远人 。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 。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朱元璋攻打和州时,胡惟庸前来投奔,被朱元璋授予元帅府奏差 。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传奇帝王,朱元璋早年疾苦,父母去世后流落江湖,甚至出家 。直到红巾军起义爆发,他投奔到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麾下,并娶到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此后多次立下大功 。但因为郭子兴心胸狭隘,朱元璋最后带着24位部将(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南下定远,从此开始“自立门户”,史称:南略定远 。
中华最后一位宰相,到底冤不冤枉 胡惟庸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定远是朱元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独立的落脚点,相当于是他的“第一个大本营” 。此时,朱元璋身边的心腹都是濠州跟随而来的武将,连个拿得出手的文臣都没有 。直到朱元璋从定远攻下滁州,一个人前来投奔,朱元璋身边终于有了文臣 。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明史·李善长传》记载:
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 。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
李善长并没有很高的学识,他最初只是一个“里长”(一里之长,古代最基层的小吏) 。笔者此前曾写过一篇关于李善长的长文,我认为,李善长之所以能得朱元璋信任,且位居开国第一文臣,除了他兢兢业业做朱元璋的“萧何”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文臣中跟随朱元璋最早,这在古代,被称为“从龙之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