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在生活中都是被摆在首要位置的 。
2019年2月,人间编辑部开拓了“寻业中国”这一长期征文栏目,希望大家拿起笔,记录下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与工作有关的故事——父辈们为之奋斗的,或我们所困惑与坚持的 。“寻业中国”的栏目名来源于著名非虚构作家何伟的《寻路中国》一书,这位《纽约客》采访人员,曾驾驶着一辆租来的车沿着长城西行,历经七年完成了他的作品 。在向这位初代的记录者致敬的同时,人间编辑部也深切希望这些稿件能够最直接地深入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
转眼过去四个年头,每一位记录者的自白与分享,俨然已汇集为一份珍贵的、不假他人口自主讲述的人间纪实 。如今,这些故事终于以纸质书的形式和读者们见面:2022年6月,中信出版社·大方推出本栏目精选文集《在工作中,看到中国》 。
文章插图
【这是当代中国职场生活纪实】正如人间工作室编辑许智博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工作本身如同一面自转的棱镜,折射出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格的个体多元多样的价值选择,也映照出岁月流转的碎片 。”四年前发出的“寻业中国”的呼喊,一时激起千层浪,而今收获的“回应之浪”,渐渐汇集成河流,已然清晰地留存和记录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却构成了这个时代 。
《在工作中,看到中国》一书收录了“寻业中国”栏目的22个故事,浩瀚的工作故事按照主题编选——“匠人之魂”记述当下的工匠精神,“后浪百相“聚焦年轻人的职场生活,“潮来潮去”书写时代浪潮下的行业兴衰,“幕后英雄“则将聚光灯打向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无名英雄 。
工作记录了职业中的人 。有一干就是40年的开锁师傅,也有在大山修风车的工程师,他们记录着匠人之魂 。也有一群“后浪百相”,当销售的沪漂90后女孩,希望“在为了地上六便士弯腰的日常中,能够抬头看到月光”,做着“鉴黄师”和有着五年警犬训导员生涯的两位后浪,在并不“日常”的工作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还有那些在工作中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职业者,基层社区调查员、麻醉医生、交通空中管制员等,他们“像停滞生活中的血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汇聚成城市运转的动力”,成就“内心的轻盈” 。
工作记录了时代 。从来自金融民工、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搬过几年砖的林尘《一个黄金分析师的自白》,到一个在移民行业混迹了3年的底层员工雷霆所记录的《回不去的海外置业捞金时代》,再从曾在电视沟通无频道担任行销策划并在传统媒体行业工作过陈泳振,热爱用理性的眼光捕捉社会的发展,记录下《直播时代前,电视购物曾经的辉煌》,到“一身烟火气,缺总想摘星辰”的夏莉莉,以家庭经历写下《淘宝来了,线下实体店就死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这个经济时代潮水的方向和波澜 。
工作也记录了时代情绪 。做信用卡业务员、种大棚的农民和永远“在路上”的火车司机,用亲身经历讲述人间苦甜 。小城的杂技演员、问着“何处是家“的海员、金沙江河谷里的孤寂守站人,一边用文字记录着他们对工作的坚守,一边讲述着他们的人生,带着属于这个时代所独有的的“流浪”与“坚守” 。
工作除了记录时代,也探讨了在当代社会中“工作本身议题”:“天坑专业”的毕业生们何去何从?遍地开花的创业公司有什么样的门槛?来自异国的北漂在中国怎样工作?人到中年频繁跳槽的高管精英在追求什么?这些议题的探讨,或许他们的文字中可以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在市公立中学里做历史教师的齐楚秦讲述从历史系读出来能做什么;年轻的互联网从业者将自己的观察写成英文或中文故事,从AI领域的视角思考技术进步与流水工的关系;供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从事俄罗斯诗歌和先锋派文艺研究、且拥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学位的张猛,持续关注着国内外留学生和高学历人员的生存状况等问题 。而人到中年打算开启创业的曾经外企高管David,对工作有热爱、自豪,也有困惑和追问,更有对于工作之外的深度反思 。这些可能更能体现工作的意义以及对于社会的价值 。
这是一个工作在不断侵蚀、挤压生活的时代,工作有时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人置身事外,又身处其中,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似乎越发模糊,天枰两端似乎再难维持平衡 。真的有所谓的明确界限和绝对平衡吗?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翻开《在工作中,看到中国》让我们在这些真实的故事与真正的生活中,见业,见人,见己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开封|中国10座连一个山都没有的地级市,最高海拔不到80米,有你家乡吗
- 中国文学好书排行榜 值得看的十大中国文学书籍
- 世界著名钢琴家排名前十名单,当代世界十大著名钢琴家
- 中国人民大学校址在哪
- 中国哪里最爱煲汤
- 官网+手机 中国科技馆门票预约入口
- 完整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 有哪些专科学校有关于食品的专业
- 皇子死了叫什么
- 中国哪里有韩国炸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