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是丝路交流的特征 丝绸之路( 四 )


历史证明,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我国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各民族都从地域迁徙、共建政治秩序、经济互补、文化交流等方面参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尤其是通过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大发展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政治共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核心
凿空西域,标志着汉朝对西域进行的有效政治经略 。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不断加强对西域的统辖治理和开发建设 。时至隋、唐,对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经营达到空前程度 。在经营丝绸之路、开拓西北疆土的过程中,许多民众或迁入中原或迁入西域,各民族的交往不断密切 。正是通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政治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才得以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化 。
经济互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基础
不同经济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无论哪个朝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都进行着多层面、多途径的经济交往,从而使各自需求得到满足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通过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通过迁徙杂居和族际通婚等途径,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尤其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通过丝绸之路以及贸易、和市、朝贡、移民实边和屯田等方式,形成了极其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经济基础 。
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推动力
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大一统思想,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民族交往史中,虽然有征战、割据的时候,封建统治者也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但中华大一统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一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黏合剂和推动器 。丝绸之路的各民族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这种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
思想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精神纽带
丝绸之路的历史表明,通过数千年的经济互补、文化借鉴、政治凝结,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达成高度的思想认同 。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高度认同,来自外部的压力非但不能打破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反而更加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此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相关链接
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走向一般分为三段:东段(起自长安,止于玉门关)、中段(今新疆地区)、西段(新疆以西中亚至欧洲或印度) 。东段主要有三条线路 。
北路:从长安出发,沿泾河西北向,经咸阳、泾川等地到平凉,再经六盘山东麓至固原,然后西行到景泰的小口子(今称索桥)附近过黄河,直抵武威,再沿河西走廊的永昌、山丹、张掖、酒泉、嘉峪关、安西(今瓜州)等地直达敦煌 。再西行,达中亚西亚 。
中路:从长安出发,沿南线路线到临洮,再北经阿干河谷到兰州,从河口渡黄河,过永登,越乌鞘岭,经武威,到张掖与南北两路会合直抵敦煌、西域 。
南路:从长安出发沿渭河而上至宝鸡东,越大震关,经秦安、通渭、陇西、渭源、临洮至临夏,在永靖炳灵寺或积石临津渡(今大河家)或经东乡红崖子渡黄河“飞桥”,再经青海的民和、乐都、西宁等地,越祁连山过扁都口到张掖,与北路会合一处,直抵敦煌、西域 。
【开放包容是丝路交流的特征 丝绸之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