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是丝路交流的特征 丝绸之路( 三 )


曾有王莽篡汉,西域受匈奴控制而导致丝路中断 。东汉西域重归,丝路复通 。汉末,中原纷争,丝路又断,直到魏晋南北朝 。然而,即使在这些短暂“断”的时期,丝路的交流仍然在进行 。魏晋南北朝,中原与西域以及西域与中亚、波斯的交流并未中断,嘉峪关、酒泉墓葬中的壁画和画像砖就可证明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域扩展到空前程度,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和中段都在大唐帝国的范围之内 。为维护丝路畅通及过往商旅和使者安全,唐朝在重要据点上都驻扎有人数不等的军队,按规模大小分别称为“军镇”“守捉城”“戍”“烽火台” 。西域和沿线完善的行政管理机构、军事建置,为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可靠保障 。因此,也才有边塞诗人岑参描绘的“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以及元稹笔下“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的景象 。
开放包容是丝路交流的特征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各民族联系在一起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尤其汉、唐时期,中国更是以恢弘气度向世界敞开胸怀,荟萃各种文化,促进自身文明繁盛 。中西交往加强,各国使节往返频繁,胡商贩客络绎不绝,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变成了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咽喉重镇,敦煌文化成为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 。中华文化开放的特征、多元的形态,注定了其必然有广博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中华民族显著的文化特征 。包容不是同化也不是消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并存创新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南石窟、北石窟等宛若繁星的石窟点缀在丝路,难以计数的民间画师、雕刻师、建筑工匠等心甘情愿为石窟艺术默默奉献,这也正是佛教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融合共生的结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极强包容性体现于各方面 。比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 。又如,受益于丝路,葡萄、石榴、胡桃、胡萝卜、胡椒等西域和中亚西亚的食物,都早已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美食 。
互利共赢是丝路交流的基础
历经2000多年风雨,丝路上的各地区各民族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条路自身也已成为一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之路 。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丝路贸易固然会在某个区域、某个时期受到影响,但由于地缘格局和经济利益的巨大引力,无论陆地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对新的贸易路线、新的贸易伙伴和新的贸易方式的拓展努力一直处于不断延续和发展之中 。例如北宋时期,吐蕃扼守河西走廊凉州和丝路南道,通过贡赐贸易、市场贸易等多种形式,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建立密切的商业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共同市场,推进了丝路的发展 。控制丝路青海道的吐蕃地方政权对往来使团、商队实行保护政策,保证了北宋对外贸易依旧通畅 。青海都兰出土的吐蕃时期文物,就有大量来自波斯的“波斯锦”和来自中亚的“粟特锦” 。刺激往来的经济动因非常强烈,以至于历史上富有冒险精神的匈奴、鲜卑、柔然、月氏、突厥、粟特、波斯、吐谷浑、昭武九姓胡人等跋涉在戈壁大漠、雪山草原,造就了丝路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商业贸易 。
互学互鉴是丝路交流的目标
张骞两次出使,向西域传播了中原文化,也引进了各种西域物产及文化 。西汉时期,中国船队就抵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丝绸换取琉璃、珍珠等物品 。作为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长安城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成群结队 。这些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 。15世纪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过东南亚很多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 。近代以来,在中亚、西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文物 。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 。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走进中国,文明之间真正实现了互学互鉴 。

开放包容是丝路交流的特征 丝绸之路

文章插图
临津渡口石柱、铁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