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文章插图


佛偈之争,是指禅宗六祖慧能与神秀大师兄的正位之争 。
禅宗五祖为了考察接班人,让弟子们提诗明法 。呼声最高的大师兄神秀写了“身似菩提树”,而大字不识的烧火僧人慧能则写了“菩提本无树” 。从禅宗顿悟的角度来说,慧能的领悟强于神秀,也因此得到了五祖衣钵,成为六祖 。
这背后的故事,以及佛偈本身不同版本的演化,是很有些道道可以考据、琢磨的,本人原来写过一篇关于这两首佛偈的文章,这里就不再重复 。
后面的故事再精彩,也不是这首诗能胜出的重点 。
“菩提本无树”这句诗该如何理解?这也许才是关键 。
从文字的角度来说,自然是要将整首诗拿来考究的 。
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文章插图


为什么“菩提本无树”?
因为慧能是个文盲——当然,他是个悟性很高的文盲 。这首佛偈他也是在听其他僧人念起神秀在墙壁上写的佛偈之后,灵犀一点,悟到了更深的禅理,吟诵出来,并委托其他僧人写到壁上的 。
这首佛偈是很明显针对神秀的作品,也就是类似于李白、杜甫、苏轼看了有朋友写的诗,觉得不过瘾,没搔到痒处,就自己动手下场,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更明白 。而这种作品,如步韵、次韵、应和,在文学布局上是针锋相对,有一说二的 。
慧能的这一句就是针对神秀的“身似菩提树”,所以要搞清楚为什么有“菩提本无树”这句看上去不通的话,就要先了解神秀的这句诗 。
菩提树,是类似于榕树的一种树,树干笔直而叶大而阔,分布在东南亚 。为什么叫菩提树呢?传说当年释迦牟尼是在这种树下修成正果的,因此使用佛家用语“菩提”命名它 。
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文章插图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释迦牟尼的修成正果,正是这种开悟,也是思想的突破,进入另一个思维层次,因此菩提树又被称作“思维树” 。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 。涅槃对于普通人可以理解为肉身的死亡,但是对于哲学家来说,更多的是指思想突破进入无上菩提的境界 。
【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佛学是一门哲学思维 。其实释迦牟尼在什么树下开悟都是一样的,但是佛教是一门宗教,那么根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想当然心理,释迦牟尼开悟时所有的物件、生物都会附带上神圣色彩 。就好像基督教的都灵裹尸布,因为沾染的是基督的血而成为圣物,
佛祖开悟之树,岂能是等闲之物?
所以菩提树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 。
这些菩提你熟悉吗? 菩提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文章插图


神秀的佛偈: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
这从文学上来说是比喻,这种比喻就带入了佛家神圣之树的色彩 。
我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高大挺拔,有佛家智慧的意象,也显示了自律之严、求悟之心,表达了自己坚定修行,以达到渐悟的目的 。
慧能的佛偈,前面说过,是完全针对神秀而来,在领悟上更进一层 。其实我们更深刻地思考,顿悟和渐悟虽然思维方式上有区别,但是最终目的都是“悟” 。相对于刻苦求法,渐行渐高的渐悟之道来说,顿悟需要更多的是修行之人的灵性——或者说佛性、根性 。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