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在新闻资讯中看到对罪犯的判决里面提到“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这样的刑期,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具体的含义,那么,什么叫缓刑?判缓刑需要有哪些前提条件?判缓刑后又重新犯罪怎么处罚?
什么叫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缓刑是我国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刑罚的制度设计 。
其主要特点是判决被告人一定的刑期,但是刑罚先不予执行,在刑罚执行之前给被告人一个考验期,在考验期内要求犯罪人遵守相应的规定 。
考验期满后,根据考验期的表现再决定要不要把判决的刑期执行 。缓刑的本质是给犯罪人一次不执行刑罚也就是不用坐牢的机会 。如果表现不好或者是违反缓刑考验期的规定,将会撤销缓刑执行正式的刑罚 。
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判几年缓几年”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期徒刑的刑期是2年,考察期(缓刑期)是3年 。
判缓刑需要有哪些前提条件?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由于缓刑制度是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监禁刑,当所附条件达到时,罪犯就可以免予原判刑罚的执行 。因此,适用缓刑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
《刑法》第72条和第74条对缓刑适用的条件作了限制性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什么意思】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
 (2)、犯罪人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3)、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①犯罪情节较轻;②有悔罪表现;③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通用缓刑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上述三个法定条件 。在刑法规定的上述三个条件中,(l)、(2)两个条件比较容易掌握,司法人员只要依据犯罪人的客观情况确认即可 。条件(3)被称为缓刑构成的实质性条件 。由于刑法没有规定具体标准,需要审判人员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把握,其中主观因素较多,操作中的灵活性、随意性也较大,而且又是缓刑适用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应当严格掌握 。从司法实践看,条件(3)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 1.犯罪情节较轻 。犯罪情节主要包括:
(1)、犯罪性质,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 。
(2)、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 。
(3)、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缓刑 。
2. 2
2.悔罪表现 。悔罪表现主要包括:
(1)、认罪态度 。认罪态度主要是犯罪人犯罪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否从内心感到悔悟,并且通过积极坦白与交代而表现出来 。
(2)、是否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 。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成为用缓刑的参考因素 。
(3)、有无犯罪中止或者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 。
3. 3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主要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得出的结论 。
因此,确定犯罪人适用缓刑后是否会再次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首先必须从犯罪分子主观恶性方面进行考察 。对于主观恶性不深,悔罪表现又好,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并且从言行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真实愿望 。
判缓刑后又重新犯罪怎么处罚?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我国《刑法》根据缓刑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规定了三种法律后果:
一、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二、根据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