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儿童的诗( 二 )



Q4:谁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简析]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 。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 。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 。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 。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 。「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裏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1 。风鸢:或称「纸鸢」 。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 。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汉[cuō] 。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耗费 。6 。带将:带领 。四 赏析重点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将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与画互相补足,饶有生趣 。这首诗写放纸鸢前的准备和纸鸢飞上天时的感想,没有直接铺叙放纸鸢的活动,那该是留给画面去交代了 。诗人告诉读者,一群孩子使劲地搓呀搓,等放纸鸢的线搓得够长了,大家便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 。然后读者可从画面看到,这是一个放纸鸢的好日子,风儿吹著,阳光照耀,孩子们不停地四处奔跑,把纸鸢送上天空 。由这个画面,诗人兴起了感想:春风需要花多少气力,才能把纸鸢一个一个送上天去,任意翱翔;而长辈又需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把孩子一个一个培养成才,送上青云路呢?诗的前半部著力於对小孩子放纸鸢前准备活动的描述 。诗人并没有全面描绘各项准备活动,只是从其中的一个细节入手,写他们如何努力地编织纸鸢引线 。连续三个「搓」字把小孩子们认真而急切的形态表露无遗 。缺乏耐心的儿童对这样的单调而费力的劳动不觉乏味,可见他们对放纸鸢是多麼的期待 。紧接 的「够」字,写出他们搓的引线一达到足够的长度,便立即停止工作,那种按捺不住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心情跃然纸上,彷佛一个个立刻就要跳将起来,把自己的纸鸢放上天去 。诗人对儿童急切期盼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准确而又刻画得细致入微 。最后两句点明诗人思绪的飞扬,画面上的无忧无虑的儿童彷佛是他年少时的身影,他牵著纸鸢,怀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沉浸在幸福裏 。不知何时起,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一个又一个梦想 。如今已是垂暮之年,饱经人世沧桑,但他依然对未来存著希望 。他深深祝福,但愿小孩子凭藉春风的助力,飞上青云 。对纸鸢而言,「春风」是指把它带上天空的和风;对小孩子而言,那是指父母师长的栽培,可以「带」著小孩子上青云之端 。全诗虚实相生,既有浓厚的现实生活的气息,又不乏想象世界的瑰丽色彩 。好的题画诗,有助於理解画的内涵;读者读诗品画,可充分发挥想像 。这首诗是诗画相生的一个成功的典型例子 。所见【清】 袁 枚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 。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