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婴儿脑瘫会出现什么症状
很多的家长们都知道患脑瘫的宝宝,需要及时的治疗!你们知道婴儿脑瘫的症状都有哪些吗,婴儿脑瘫的表现都有哪些呢,怎么发现宝宝是不是患上脑瘫了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婴儿脑瘫的早期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小儿脑瘫表现
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同时存在两种类型,则表现更为复杂,即使单一种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 。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或)精细运动两方面 。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每个动作在不同年(月)龄中表现又不一样,但一些主要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熟练掌握 。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l岁~l岁半时能行走 。脑瘫小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
脑瘫小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均差 。正常3个月小儿仰卧位时常有踢腿、蹬踏样动作,而且为交替的蹬踢 。脑瘫小儿踢蹬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4~5个月的小儿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小儿上肢活动也减少 。正常小儿在l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痉挛型脑瘫偏瘫型则表现为经常只利用一只手持物或触物,另一侧手的活动减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状 。
二、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 。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 。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
还可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大小来判断,被动运动关节若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小,活动受限说明肌张力高 。了解上肢肩关节活动范围可检查"围巾征",观察肘关节与躯干正中线的关系,了解下肢肌张力可检查外展角、胭窝角、足跟触耳试验及足背屈角 。
检查肌张力时还可以通过"牵拉试验"来了解,此项检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儿双手,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头后垂的情况可了解颈背部肌肉张力 。
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 。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性脑瘫,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 。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增高 。
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检查时如反复连续多次屈伸肢体,则"折刀"的感觉逐渐不太明显 。手足徐动型在l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来,常呈"齿轮状"或"铅管状" 。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增高 。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
检查肌张力时要注意,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由于关节挛缩,以致关节活动受限,不要误认是肌张力增高 。
三、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
1.俯卧位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延缓消失,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或上肢内旋、屈曲,两手握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足尖朝内;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一侧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图中所示为左侧受累 。
2.仰卧位
也受紧张性迷路反射影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 。由于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正常小儿4~5个月时消失),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枕部的一侧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状,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 。有时呈 Mom反射状姿势 。有时呈双下肢伸直 。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婴儿溢奶的症状
- 婴儿湿疹的症状介绍及治疗方法
- 婴儿补钙的最佳方式和缺钙的症状
- 婴儿八大风疹症状介绍
- 如何认识婴儿的发热症状
- 婴儿拉肚子症状及解决方法
- 婴儿泪腺炎的症状
- 婴儿支气管肺炎的起因及症状
- 婴儿打嗝的症状介绍及治疗方法
- 婴儿肺炎感染症状原因和保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