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吟跟诗的句子表达闺蜜情感的 诗题中带有吟的诗都表达什么情感

1.诗题中带有吟的诗都表达什么情感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
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费尽心机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 。
《寻隐者不遇》信笔所之,脱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挑出来推敲、玩味的 。然而,正是这“明白如话”,“平淡无奇”,形成了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辞,妙在其中 。
除诗题外,全诗只有区区20字,却涉及到三个人物:寻者、童子、隐者 。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 。
可是,诗中的前两句,写诗人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后两句寓问于答中,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其身份、气质、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隐在诗句的背后 。这不是含糊其辞吗!然而,正是这“含糊其辞”,给读者留出了发挥想象的空间 。
只要细心地品味诗句,你不难发现隐者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活跃在诗句营造的画境深处 。深入一想,诗中的古松、白云、青山、童子、草药,哪一样不与隐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呢?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采药为生,济世活人,其超凡的隐者身份,高古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辞的诗句之中,在隐隐约约的画境深处,飘然显现 。
可见,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正是“含糊其辞”的妙处 。诗人写人物含糊其辞,表达自我感情时也颇为“含糊其辞” 。
按照常人的心理,寻人不遇,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激起情感的波澜: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动、或怅惘 。而诗人面对“寻”而“不遇”,诗句中没有一句明确表示情感话语,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与已无关 。
古人云“诗言志” 。志者,心声也 。
没有诗人的感情能成为一首诗吗?当然,诗人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表达得“含糊”而已 。其实,诗人的内心并非古井止水,波澜不惊 。
“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满怀希望而来 。而童子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 。
继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 。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人迷茫:云海漫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问一答,几起几伏,曲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 。
最后,借助“云深不知处”的画面,任读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从迷濛的画面中,去体会诗人心中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这岂不是含糊之极,又清楚之至吗?言简方可意长,含糊才有余韵 。
所谓“含糊其辞”只是一种“含蓄”的表述手法 。《寻隐者不遇》中,诗人用明白如话的诗句,表达“含糊其辞”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诣的追求,这或许正是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一条重要的原因吧 。
2.形容闺密之间情感的带有诗意的句子有哪些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
【带有吟跟诗的句子表达闺蜜情感的 诗题中带有吟的诗都表达什么情感】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一一王勃 《别薛华》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一一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一一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一一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一一孟浩然 《留别王维》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一一李颀 《送魏万之京》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