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1920年,著名英国原子物理学家卢瑟福就曾预言,在原子内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着不多的中性粒子 。他曾就此内容到法国作了演讲 。当时,约里奥夫妇(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婿和长女)一则忙于实验工作,二则认为那不过是科普讲演,无关紧要,于是没有去听 。结果他们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信息 。
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和贝克实验获得一种穿透性很强的辐射 。他们简单地认为这种神秘的射线不过是一种电磁波,便没有深究 。而这次却引起了约里奥夫妇的注意,他们继续了玻特等人的研究,进而用实验证明这种射线不可能是电磁波 。但它是什么呢?他们亦感困惑不解,却没作进一步探索,就将实验结果于1932年1月发表了 。
一个月以后,这个谜被卢瑟福的助手、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解开了:铍放出的不是电磁波,其质量几乎与质子相同,是不带电的中子 。
结果,查德威克因发现了中子而获得了193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像约里奥夫妇一样贻误发现中子良机的还有奥地利女物理学家梅特涅和她的中国学生王淦昌 。1930年,王淦昌在柏林大学参加一次有关原子结构的讨论会,他突然来了灵感,设想做一个类似查德威克的实验 。他曾向自己的导师梅特涅几次建议做这种实验,但都被困于传统观念的梅特涅拒绝了 。
【中子的发现】 查德威克的成功,一是因为将卢瑟福的假设牢记在心,对中子的概念早有精神准备;二是因为能及时抓住信息和时机,他一看约里奥夫妇的实验报告,很快按中子的可能性来设计实验,有的放矢 。小居里夫妇本已把发现中子的实验做了80%,证据都到手了,可惜由于信息闭塞,科学视野没有放开,因此漏掉了一项对核物理有着巨大而深远影响的重大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