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杨克(德国马丁·杨克的原话)
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三八妇女节”一词听起来不够友好,或许是商家营销制造的噱头,相比“纪念妇女运动”,人们越来越喜欢庆祝“女神节”(又叫女生节),甚至“用女神节取代妇女节”的呼声,在民间也越来越高 。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其实也有很多女性人物,比如嫦娥、洛神,不过她们通常被视为“仙女”,而不是女神 。但实际上,中国的年轻女性们,似乎更愿意被称作“女神”,而不是“仙女” 。
究其原因,首先,西方的女神通常是天神的女儿,是天生的,比如美神维纳斯 。而中国的仙女,往往是凡人变的,是飞升的,比如奔月的嫦娥 。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但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相比仙女,女神会显得更加“高不可攀” 。
其次,西方女神所代表的,通常是与现代文明有直接关联的价值观,给人很多美好的想象,比如自由女神、智慧女神、正义女神、艺术女神 。
而中国的仙女,通常只局限于“男耕女织”的农业文化,比如牛郎的妻子织女、董永的妻子七仙女 。许多老人,今天仍然会用“仙女”来夸人,但是对于这种农业生产的浪漫画面,相信没有多少现代女性会真正向往:
可见,中国年轻人更青睐“女神的眷顾”,是出于人性对美好生活普遍的向往 。遗憾的是,当我们想要表达“自由”“智慧”“正义”等文化追求时,在文化传统中无法找到可以寄托的女性形象,只能借用西方的女神 。
▌东方多仙女,西方多女神:
两种神话传统,两种社会后果
古希腊罗马的女神,大都有固定而明确的职责,人数众多,掌管着人间大多数的事务和关键职权,在所辖的每个领域都握有最高权柄 。比如智慧女神雅典娜、正义女神忒弥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等等……
而在中国神话传说中,虽然有众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却找不到掌管智慧、正义、自由、和平、战争、生命、命运、音乐、狩猎、财富、丰收、爱情、青春的女神 。
除了与帝王幽会,她们几乎都不承担具体工作 。比如西王母的全职工作,竟然是整天开派对招待各路神仙 。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传统,又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后果?
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商业文明,尊崇女神,尊重女性,这使他们的观念制度非常人性化,且富有现代性 。
比如,在12世纪的欧洲城邦,一个女人如果成为寡妇,她的财产并不归婆家,而是归她个人自由支配,这项权利受到法律和教会的保护 。
相应的,为了配得上这种尊崇女性的道德和审美观念,西方女性也通常以独立、智慧、正义等品德来要求自己 。
而反观中国的农业文化传统,尤其是封建时期,一直奉行男尊女卑的理念,有句老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因为当时,女性没有财产权,不能像现在去自由择业,一旦失去经济倚靠,结局通常是死路一条 。
因此,在封建道德里,女人最重要的,是坚守“妇德”,出嫁前要服从父母,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在丈夫死后还要服从儿子 。丈夫死了,妻子如果守寡到死,朝廷会颁发贞节牌坊,因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文章插图
在深受儒家影响的东方国家中,即便是西化程度最高的日本,女性也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地位 。这种贬损、压榨女性的观念制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两千年中国女性地位变迁史
保守主义学者刘军宁曾说:
一直以来,中国存在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山文化”,崇尚的是男性的阳刚、雄起;一种是“水文化”,崇尚的是女性的阴柔、雌伏 。
因此,其实在中国,女性地位并不是一直低下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马丁路德金名言
- 柏林在哪个国家
- 欧德宝是进口牛奶吗
- 汉斯希尔净水器
- 德国有哪些城市
- 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 欧洲十大经济强国是哪些
- HUGO什么牌子
- 怎么分辨德牧狗的品相
- 三亚|去德国柏林旅游,这份清单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