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
今日处暑
文章插图
处暑在立秋之后,为秋季第二个节气 。“处暑”并非其字面意义“正处于暑天”,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 。处暑天气的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伴随着秋雨的来了,气温会逐渐降低 。在北方,这个节气之后,暑湿逐渐被秋燥代替 。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湿热之气势头依旧猛烈 。因此,处暑节气养生,北方当注意养阴生津,南方则需注意温阳祛湿 。
处暑养生注意
#1早卧早起以敛阳
处暑时节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并要早睡早起,这样可以避免秋乏 。
此时节大家需尽量避免熬夜,争取晚上亥时至子时间入睡,即晚上9点到11点入睡,尽量避免11点后睡觉 。
【今日处暑,暑气至此而止,夏秋交替燥邪起,学点规矩保健康!】因为睡眠为阳气收敛的过程,长时间熬夜则不利于阳气收敛 。
#2饮食应少辛多鲜
秋季燥邪当令,为避免邪气伤人,处暑时节不宜食用辛辣燥热之品,谨防耗气伤阴,加重阴虚上火、秋燥烦渴的症状,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痤疮、便秘、痔疮等不适 。
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花椒、桂皮、酒、火锅、烧烤等 。
此外,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除了忌食辛辣外,还应增加酸味果蔬的摄入 。
如橘子、柠檬、猕猴桃、石榴、葡萄、柚子、酸枣、西红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再者,处暑之后沿海开渔了,新鲜水产大量上市,选择丰富 。
由于鱼虾、海鲜、鸭子等水产品普遍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大家可适当多吃 。
注意
一夏无病三分虚,处暑时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以防进食过多温热的补品使肺的阴津被燥气所伤 。
#3住所防寒气
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 。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 。
初秋虽然不冷,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所以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
而对于白天的闷热,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
#4运动轻缓别过量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很多人忍不住跑出去运动 。适量运动本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
但如果过量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是伤身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
季节交替防病气
处暑节气,从临床经验看,很多人都会遇到以下几种健康问题:比如上火、五心潮热、口干口燥、咽喉肿痛、睡眠差、感冒等 。
针对不同的情况,大家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理 。
#1上火
中医认为,火有虚实之分:症状重、来势猛的属于实火;症状轻、时间长、病情反复的属于虚火 。降虚火,主要靠滋阴降火的药物;灭实火,则要选择清泄降火的药物 。
#2气阴两虚
汗液是人体精气化生,正常出汗可调节阴阳,但汗出过多,人体之气随汗外泄,容易导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心慌、四肢发冷等不适 。
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成药治疗 。
#3咳嗽
中医讲“燥易伤肺”,因此,秋季容易因为天气干燥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 。
肺津伤则见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
对于此类咳嗽,吃些新鲜的秋梨有一定缓解作用 。
#4皮肤干痒
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在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
对此,除了要注意及时饮水补充水分外,还应注意涂抹润肤霜 。
#5血压起伏
秋天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本身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群,在秋天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明显降温天气时,要避免早晚在户外呆太久时间 。
#6咽喉炎
秋季也是急慢性咽喉炎高发期,粉尘、烟雾等是引发咽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天气较干燥时,这些物质弥漫于空气中,容易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就会出现咽喉肿痛、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 。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尝试取适量芦根、荸荠煮水代茶饮,有缓解不适的功效 。
#7鼻炎
有些人每年秋天就开始犯鼻炎,喷嚏、鼻涕不断,眼睛、鼻子过敏 。原因跟咽喉炎类似,气温下降,天气干燥,空气中浮尘较多,就容易侵扰到鼻子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处暑养生常识 关于处暑的知识
-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处暑吃什么
- 处暑烟火味:慎终追远,盼迎金秋
- 今日处暑 和夏天说声再见
- “处暑到,四不做”
- 处暑 | 暑去又一秋,珍待此时心
- 今年年景如何?看看处暑的表现就知道
- 今日处暑,老祖宗留下的关于处暑的6句俗语,每一句都充满智慧
- 2021年处暑很不一般,农村俗语总结出三大特点是啥?
-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意思是什么,看完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