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鄱阳湖的“倔强”:折腾数年36种鱼消亡,10年禁渔重现辉煌?
1、鄱阳湖由盛转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自古渔业活动频繁,生产的“湖鲜”声名远播,对“鱼米之乡”的名誉贡献巨大。今非昔比,自2020年起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渔在鄱阳湖正式实施,无异于宣告:鄱阳湖渔业资源消失殆尽,已到了必须“封湖育鱼”的境地。那么鄱阳湖里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文一窥究竟。
文章插图
90年代初,渔业部门曾对鄱阳湖的鱼种做过统计,各类鱼种共计158个。2010年再次勘查,鱼种数量已锐减至122种,短短20年减少了36个,像鲥鱼、胭脂鱼、黄尾鱼、河豚已处于灭绝的边缘;草鱼、青鱼、鲫鱼、鲤鱼等常见鱼种,数量也大幅度缩减,且体积以中小型居多。鱼种的减少常伴随着产量的降低,建国初期的1950-1958年间鄱阳湖的年捕获一度维持在1.9万吨左右,等到了80年代中期年产量已跌至1.36万吨。当然中间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水体环境的变化,也包括养殖对象的调整。
文章插图
鄱阳湖的产量减少,以“鄱阳三鲜”闻名的凤尾鱼、银鱼、鳗鱼最有代表性。凤尾鱼,银白色、体型略扁,当地又称为刀鱼、凤鲚,是一种典型的洄游鱼。每年3/4月份大量凤尾鱼由长江浅海逆流至鄱阳湖产卵,习性、外形与长江刀鱼相似。如今的长江刀鱼简直是一件稀罕物,价格曾爆炒到万元/斤,凤尾鱼价格同样是翻了数倍。记录显示1983年凤尾鱼的年捕获量是1100吨,1998年降至550吨,2000年逐年减少,再难有98年的产量。
文章插图
鳗鱼相比银鱼、凤尾鱼,数量小、繁殖率低,自古便是一款稀缺的珍贵食材。洄游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了鳗鱼的养殖难度。我国持续攻关多年,至今还未解决鳗鱼人工繁育的难题,现在市场上鳗鱼的价格多在40元左右。不可否认,鳗鱼的知名度不再那么响亮。
文章插图
2、鄱阳湖渔业衰退的原因。不止是鄱阳湖,像太湖、洞庭湖、长江、黄河,我国所有知名的自然水域,渔业资源日渐匮乏,导致的原因不尽相同,各有各难点。围湖造田是影响鄱阳湖渔获资源的一个原因。建国初期,粮食短缺、物资匮乏,人们对白面、大米的诉求,远超过几条鲤鱼、几斤大头鱼,填饱肚子比几碗鱼塘更实在,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成了第一任务。从1950年至1968年鄱阳湖区的耕地面积持续增长,湖泊被围垦的面积至少有36万亩,农进渔退现象突出。即便是80年代,鄱阳湖区的围垦现象时有发生。上世纪70年代,鄱阳湖南部鲤鱼产卵孵化场有31处,80年代后期仅剩下14处,消失的滩涂无一例外被农田代替,最终的结果是鲤、鲫可产卵面积减少为现在的260平方公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府城|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润富”之道
- 历史|云南有座没有城墙的古城,与阆中平遥歙县并称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
- 涠洲岛|北海涠洲岛三天两夜的旅行实录(含具体出行路线,多图)
- 锅炉|年轻人爱泡的小众私汤,其实都是锅炉烧开水?
- 山西省|山西旅游首选,美不胜收,看看是你的家乡吗?
- 杭州|曾经一房难求、周末爆满的太子酒店,如今住客评价:很安静
- |和一毛不拔的人去旅游,是什么体验?过来人:总算花钱看清人品了
- 空间|深观察|高架下的空间,竟能安放我的乡愁
- 天池|长白山的天池到底有多美?
- 草海|四川广元最热闹的步行街,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外地游客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