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海丝往事 千年瑰宝】石湖码头:联通世界的千年古码头( 三 )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也对人类的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宋时期,香料成为泉州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并对泉州饮食、医药、养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宋史》和《宋会要辑稿》记载,从乾德元年至太平兴国二年(963—977年)这14年间,泉州地方长官陈洪进就向朝廷进贡各种名贵香料共计17万斤。其中,仅977年,向朝廷进贡乳香一项就多达74000斤。1127—1161年,从三佛齐(苏门答腊)转运至广州和泉州的香料数量的多寡,成为评价这两个外贸港口繁荣程度的标志。
3. 选址科学设计巧妙
林銮渡巧妙地利用天然礁石修建,礁石如巨鲸横卧岸边,一头斜伸入水,临海的斜坡,犹如巨鲸的背上凿出石阶和拴缆孔,便于停靠船舶,装卸货物,旁边还有为连接两块礁石、用条石砌筑的小型栈桥。林銮渡选址非常科学,此处位于晋江出海口的南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量较大,航道较深,且处于礁石之中,地质稳固,利于建设码头。
连接岸边村落和前面的大礁石码头的栈桥,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将大礁石和陆地连为一体,既方便从大礁石处停船登岸,还可以在高潮位时作为靠岸的设施。通济栈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是官员傅琎在礁石与岸线之间加筑的,使得码头的功能更为完备。其建造时间晚于前方的天然礁石码头,与礁石码头共同组成了石湖码头。该桥自古沿用至今,曾在1639年(明代)重修,近代也进行过相关整修。
通济桥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间,宽2.2米,长66米,高出海滩1.5-2.9米,基础以花岗岩条石分层砌筑,基础与江口码头一样采用松木桩加固。根据栈桥基础部分的考古工作可知,栈桥最下层仍保留了宋代的石质桥基,其上部可见后代对栈桥的多次修补痕迹。桥基周边出土了宋元时期的瓷器残件,主要为磁灶窑的产品。
4. 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曾停泊
对石湖人来说,石湖码头在唐宋的辉煌之后,到了明朝,还有一件与之相关、值得称道的大事件,那就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舰队曾停靠在这里。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段颇有神话色彩的传说:郑和下西洋船队出海时,经过石湖六胜塔附近洋面,突遇狂风,情况危急,郑和遂下令将“镇海神针”投入海中,顿时风波平息。
1981年石湖港水域出土的一件文物,证实了村民传说中的郑和“镇海神针”,极有可能是当年郑和船队遗留下的一个铁锚。1981年,石湖港水域打捞出一件明代四爪铁锚,锚爪残长在80—120厘米之间,口径12—13厘米。锚杆残长268厘米,口径17厘米,总量785.3千克,现保存于泉州古船陈列馆中。该铁锚的形状与1597年罗懋登著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绘制的铁锚插图一样,见证了郑和下西洋船队经停泉州的历史事实。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