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节日服饰特点是什么 彝族节日服饰特点是什么意思

一、红河彝族服饰特点?红河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 。妇女服饰多彩多姿,既有大襟右衽长衫,也有中长衣和短装,普遍着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多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 。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
女装的主要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方着裙 。以白、兰、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 。其头饰各地差异很大 。昆明地区的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形如鸡冠,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做工精细;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 。圭山一带未婚妇女头饰布箍,在双耳部位缀一对三角形绣花布饰,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 。弥勒及路南部分地区彝族妇女以双辫缠头并包黑内,留一束头发垂于脑后,以珠串、银链、贝壳、绒线花色为饰 。文山、西畴、马关、富宁等部分地区妇女头包黑巾或顶花帕,头饰简单,而丘北、开远、泸西等部分地区的妇女则头饰十分丰富,饰品有银泡、绒线球、花和贝壳等 。这一类型的男子一般穿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有的还扎绑腿,头包黑巾 。
二、彝族的节日是什么?中国彝族节日十分丰富,有火把节、祭龙节、插花节、密枝节等,其中火把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 。彝族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的火把节,是各地彝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传说在古时候,天上、地上的两个大力神摔跤,天上的大力神因为无法忍受失败的结局,就放出害虫啃食地上的庄稼 。彝族人民执火把驱虫,历代相传,因而成为祈求丰收的节日习俗 。每逢火把节,彝族人都手持火把,绕着村寨田间游走,将松明火把插于田埂上,驱逐害虫 。
火把节时,打黄伞的习俗盛行于四川凉山布拖、普格两地 。女孩参加火把节时都会盛装打扮,彝族多彩秀丽的盛装与明艳如暖阳的黄伞使节日更有魅力,使彝族女孩更加美丽 。
三、彝族的服饰?答:彝族的服饰是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 。
答: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
答: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 。
四、彝族服饰起源?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大凉山彝文古籍《万物起源经》中彝族服饰的产生有着神话传说的色彩:彝族弹羊毛擀毡技艺,始创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 。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展示着其古老的民族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昭觉独特的彝族服饰风格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特色,不仅是凉山彝族服饰的经典荟萃,更是中国彝族服饰的“窗口” 。如今,在这个“窗口”,厚重的传统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和融合,正向着世界舞台开放 。
穿在身上的灿烂民族文化
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大凉山彝文古籍《万物起源经》中彝族服饰的产生有着神话传说的色彩:彝族弹羊毛擀毡技艺,始创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 。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且不同居住区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 。基于彝族居住区域、方言以及服饰风貌本身的差异化特征,彝族服饰可以大概分为楚雄型彝族服饰、滇西型彝族服饰、红河型彝族服饰、乌蒙山型彝族服饰、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和凉山型彝族服饰等 。
凉山型彝族服饰流行于四川、云南的大小凉山及毗邻的金沙江地区 。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 。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语称“族褆”(天菩萨) 。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髻” 。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 。
未婚姑娘戴各式头帕,生育了小孩的妇女则戴帽,或缠头帕,多为黑色 。妇女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垂颈部戴银领牌;下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往往长可曳地 。百褶裙既突出女子体型,又增添几分婀娜姿态,深受彝族女子的喜爱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