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节日服饰特点是什么 彝族节日服饰特点是什么意思( 二 )


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常用毛毯护身,彝语称为瓦拉(习称查尔瓦) 。瓦拉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黑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一尺左右的旒须 。制作一条瓦拉,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在乡村,彝人的瓦拉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族服饰象征 。
凉山彝族服饰,包含了彝族人的价值观念、气质情感等群体精神 。同样,服饰也承载了彝族人民奇思妙想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工艺技巧 。
汇聚大凉山特色的彝族服饰之乡
“在昭觉,你永远不会找到两套完全相同的彝族服饰!”谈起凉山彝族的服饰时,昭觉彝族人总会这样自豪地说 。
昭觉彝族服饰流传至今达几百种,按照方言可以分为:什扎服饰、依诺服饰、所地服饰 。不同的方言区所穿着的服饰也不一样,当地人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彝族人归属于哪个片区 。
什扎服饰主要以蓝黑为主,绣纹线条简洁,妇女外褂衽边镶有白兔毛;依诺服饰绣纹线条主要以红黄绿等色彩对比鲜明突出的居多,由于色彩搭配的巧妙神奇,任何女孩穿上它都显得线条清晰,丰满无比,光彩照人;所地服饰主要以白灰为基调辅以蓝黑的线条,显得朴拙大气,而富有古典韵味 。
“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 。”昭觉县是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2557.21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彝族群众占98.53% 。昭觉是大凉山的腹心之地,有着深厚的彝文化积淀 。这里走出了吉狄马加、王小丫、沙玛阿果、奥杰阿格、瓦其依合、列来拉杜、吉杰、奥杰阿且、奥杰阿黑等文化名人;这里拥有彝族毛纺织及擀毡技艺、彝族服饰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马布音乐、克西举尔(竖笛)、彝族口弦打制技艺、彝族赛马习俗、彝族克格等10余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五、彝族特色节日?首先是彝族年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 。各地过年的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 。
其次是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 。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
此外,黔西、滇东的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 。
六、回族的服饰特点-节日有什么特点?回族的服饰、饮食、住所、节?见面要互道色俩目,服饰是男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现在已经不太这样穿了 。女人穿长裙,戴盖头,有的地方还戴面纱,当然这也只是节日的时候穿了 。回族主要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 。饮食主要是不吃猪肉,不喝动物的血和死的动物 。中国的回族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特点 。
七、彝族的特色节日是什么?首先是彝族年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 。各地过年的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 。
其次是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 。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
此外,黔西、滇东的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 。
八、彝族的重要节日是什么?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 。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
火把节庆祝方式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 。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