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 头条# #历史# #读史# #头条历史#
【商鞅后代,徐家兴:读史记 说商君49】
文章插图
读史记 说商君
(49)
文/徐家兴
圣人不法古,不脩今 。法古则后于时,脩今则塞于势 。一一题记
商 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文章插图
商君,名鞅、姫姓、公孙氏,卫国人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严酷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商鞅统秦军收复河西之地 。因此,秦孝公赐给他十五城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
商鞅年少的时侯喜好法术之学,曾在魏国相公叔座家任中庶子 。公叔座曾向魏王推荐他时说:“商鞅有奇才,可任相治理国家!”魏王默不作声准备转身而离开,公叔座又向魏王很慎重地说:“王若不用商鞅,不要让他去别国 。”魏王心里认为公叔座是否糊涂了?语无伦次要我用其人又杀其人?!
文章插图
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求贤,他立刻西行去秦国、求见到秦孝公,商鞅与秦孝公交谈国事滔滔不绝,可秦孝公时时打瞌睡如同耳边风 。秦孝公还责备推荐商鞅的人景监:你的那个商鞅是一个虚妄的人!景监去告诉商鞅并责备了商鞅 。过了五天后商鞅又去见秦孝公,他重新谈了新的道理一一王道 。秦孝公还不听,景监又责备商鞅 。商鞅说:不喜欢王道!下次再來,商鞅再次去求见秦孝公讲道 。孝公觉得这次不错但没有用人,他去告诉景监:你的朋友不错!景监又向报告商鞅的新的消息,商鞅笑曰:我讲了为霸之道,孝公的心里就已经黙认了,他会再见我,我早就心里有底了 。
商鞅再见孝公俩人谈得很投机,不知不觉身体靠近谈了几天不倦!景临惊讶问: 你如何打动了国君,我们的秦孝公怎么那样的高兴!商鞅说:“我谏孝公行帝王之道,才能使秦国能比夏商周盛世 。而孝公认为时间太久我不能等,贤能的君主都要在当身之时,能够有所表现而名扬天下!怎么能要等待那么长的时间呢?所以,我以强国之术给秦王,秦王孝公听后就非常开心了 。
文章插图
秦孝公想变法又耽心群臣议论,商鞅对秦孝公耐心地解释分析:疑惑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疑惑不决的事情则没有功绩 。一般高于常人的行为,本容易被世俗所反对;有些独特見识的计谋,必为一些人反对诋毁 。愚者不明已完成的事情,智者能预见未发生的事 。行事的开始不可与众人共谋,只能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快乐 。能论至德要的人不与世俗同流;能建立功业的人不与常人共谋 。因此,圣人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制只要有利人民,就不必遵循旧时的礼教 。秦孝公听后大加赞赏:很好!
甘龙说:不对,圣人不改变民俗,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改变旧法的;能依照民俗来进行教化的,不费很大的心力就能成功;能够依照旧法来进行统治,官吏能够习惯而人民安定 。商鞅回答说:龙所说的是世俗语 。常人苟安于旧俗,学者拘于旧闻 。这种人做官和守法还是可以的,却不能做好旧法以外的新事物 。三代不同礼教而各王天下!五霸不同法律而各成霸业!
聪明的人能制定出新法,愚笨的人却受制于旧法 。聪明的人能变更礼教,愚笨的人却被礼教拘束 。杜挚说:新法的利善若不及旧法的百倍就不要去变法,新器的功用若不及旧器十倍就不要换器,效法旧制是没有过错的,遵循旧礼教也是没有不足的 。商鞅回答:治世不是只一种方法,利国不必效法古时的旧制度 。所以商周不循古制而王天下,而那夏殷不革新礼教也亡国 。反对古制不一定应该受到到非议,遵循古礼也不值得经常永远夸奖 。秦孝公听完辩论大悦:鞅说得好!
文章插图
辩论结束后孝公封商鞅右庶长,秦孝公决定下令进行商鞅变法 。商鞅拟定了法令却没立刻颁布,恐怕秦国百姓黎民不信任自已!便竖立一根三丈的木杆于南门,宣布:“有把此木头搬到北门者,赏二百金!”大众奇之但无人敢动!于是商鞅又规定:有搬者赏千金!这时一位男子壮胆把木杆搬至北门!商鞅立刻兑现赏他一千两黄金!以表示令出必行不欺骗民众,“立木为信”是“商鞅变法”的第一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子孙后代排辈顺序
- 撒玛利亚人是谁的后代
-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明仁宗为什么被后代移出太庙?
- 司马懿是谁的后代
- 樗里疾商鞅有着什么关系
- 东汉刘秀是不是刘邦的后代
- 潮汕人是闽南人的后代吗
- 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
- 大汉朝的卫青有没有后代啊
- 契丹人的后代现在生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