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为前提 “美好”共分享——来自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调查|新华全媒+| 瑶山( 二 )


在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是一场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旅程。赤水市元厚镇“四渡赤水”战役一渡渡口,成了游赤水必到的“打卡”地。元厚镇桂圆林村老支书肖义武,30余年如一日,在红军渡石碑前讲“四渡赤水”的故事。每年都有数万游客驻足赤水河边,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新知识、新文化,让文旅融合更加紧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让生态文化、自然科学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增长点。2018年以来,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批游学团队。
“开展科研工作,既能为保护提供依据,也能提高梵净山的旅游知名度,增加影响力。”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副科长李海波说。
群众增收
“泥巴路,茅草房,三分地,救济粮,谁生侗家谁遭殃。”这是梵净山山脚下寨沙侗寨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依托旅游蓬勃发展,这个曾经贫困的侗寨实现了“重生”。
寨沙侗寨村民夏用发经营“侗家驿站”农家乐,自己掌厨,妻子负责接待。今年上半年,这间农家乐的总收入达5万元。夏用发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200多人有五六十人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当年不到20岁的他也选择到广东打工。
保护为前提 “美好”共分享——来自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调查|新华全媒+| 瑶山
文章插图

在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演员和村民在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4月10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杨文斌 摄
保护为前提 “美好”共分享——来自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调查|新华全媒+| 瑶山】目前,寨沙侗寨共有农家乐56家。今年上半年,寨沙侗寨接待游客超过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96万元。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龙超说,依托梵净山,当地有13个村寨走上旅游路,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
景区聚集了人气,农产品外销不再难,村民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黎明村、大坝村均位于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内,全村年产竹笋150万斤以上。“新鲜竹笋每斤1.5元至3元不等,制成笋干,包装好后,最差的都可以卖到每斤30元。”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说。
为把蘑菇、鱼、笋卖出去,大坝村村民孙绪芬在景区门口租了一个“窗口”。“每月租金100元,游客对土特产需求量大,我赚的钱基本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孙绪芬说。(采访人员欧甸丘、齐健、吴思、施钱贵)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