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年)
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作为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活跃在公元前500年,与老子、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据第欧根尼《名哲言行录》记载,赫拉克利特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时而隐居在神庙里,时而流浪在山间,靠吃草根树皮来维持生活 。他写了题为《论自然》的系列论文,第一部分讲宇宙,第二部分讲政治,第三部分讲神灵 。第欧根尼说:“他故意把它写得非常晦涩,以使只有行家才能看得懂 。”黑格尔则说:“这个哲学之所以晦涩,主要是由于在它里面表现了一个深奥的、思辨的思想”,这一思想就是辩证法 。
对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黑格尔进行了充分的吸收,他在《哲学史讲演录》里直言不讳地说:“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不被我采纳入我的逻辑中 。”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芝诺发现了主观辩证法,认为人的思维具有辩证的特点;另一些人则看到了对象中的辩证法,但仅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现象而已;只有赫拉克利特是第一个承认辩证法具有普遍性的人,认为它是一切存在物的原则,故而被黑格尔称为“完全客观的辩证法” 。
文章插图
黑格尔吸收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什么是辩证法呢?赫拉克利特说:“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 。”——也就是说,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所谓的辩证法就是“相反者相成”或“对立的统一” 。在著作残篇里,为了说明这个原则,他举了许多例子:如“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善与恶是一回事”、“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冷的变热,热的变冷,湿的变干,干的变湿”等等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这个世界就好比一首曲子,它由各种互相矛盾的事物组合而成,虽然音调有高低之分,却能够弹奏出和谐的旋律 。矛盾无处不在,它是世界中的普遍原则 。
而在所有的矛盾里,“有”与“无”,或者说“存在”与“不存在”是最突出的一对矛盾 。这两个对立面斗争在一起,互相走向对方,最终上升为了“变” 。“变”把“存在”与“不存在”统一在一起,使得万物在变易之中,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有又无 。“变”的观念,是赫拉克利特对哲学最大额奉献 。
作为一个矛盾体,“变”实现了“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统一 。例如每个人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个体,人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新陈代谢,旧细胞不停地凋亡、新细胞不断地再生,在这种生灭之间,却仍维持着个体数十年的寿命 。又如今天的张三依然是昨天的张三,他并未死去,但他的部分细胞已经完成了更新,与昨天并非是完全一样的一个人 。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了 。
文章插图
赫拉克利特从“有”、“无”中扬弃出“变”
为什么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克拉底鲁说:“我们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这句话等价于“我们踏不进一条河”;而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则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这句话实际上是用来描绘“变”的 。
在克拉底鲁的思维里,“变”直接等于“不存在”;而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变”只是“存在”与“不存在”的统一 。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
从存在的角度来看,只要河流没有干枯,没有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它即使改了道、减少了径流量,仍不失为河流 。例如历史上黄河就已经改道了很多次,但我们从未将它视为另一条不同的河流,依然用“黄河”来称呼它;从不存在的角度来看,黄河每天流过的水都是不一样的,携带的泥沙也并不相同,我们今天看到它是黄色的,而在古时候它却是清色的,也就是说清色的黄河早就不存在了,只有黄色的黄河依然在流淌着 。这种古今之别就是“变” 。
“变”把“存在”与“不存在”统一在一起,导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正因有“存在”的一面在其中,所以我们才能踏进河里;又因“不存在”的一面也在其中,所以我们因“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为道德模范写一赞美的话
- 人不坐飞机可以托运货物吗
- 胖人到底吃什么肉最好
- 考特警需要什么学历
- 关于读书节的人生格言
- 吃韭菜馅饺子不能吃什么
- 个人意外保险能赔多少
- 火车|安徽藏着一个天然公园!赏巨石奇观、游悬崖乐园、住山景民宿,人少景美还有露营!
- 郭德纲和孟非郭京飞拍的真人秀叫什么
- 怎样把家里的电脑设置不能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