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水门桥战斗 水门桥真实历史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上映 , 引发热议 。电影是艺术作品 , 而艺术欣赏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 , 究竟作品是好是坏 , 没法给出标准的答案 , 全凭观众的主观认知 。不过 , 历史影片自有其特殊性 , 能多大程度符合历史事实 , 也就成了一些观众的评价标准之一 。
早在电影还未上映之前 , 就有人在网上言之凿凿地说 , 历史上在水门桥没有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 放着那么多真实的战斗不拍 , 却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事件 , 这怎么会好看呢?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真实的艺术”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 只说历史上在水门桥究竟有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 。

志愿军水门桥战斗 水门桥真实历史

文章插图
“水门桥”的叫法 , 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 源自于对美国战史资料中有关名词的翻译 , 而这一翻译本身就存在争议 。21世纪之前的中文资料中根本没有这一叫法 , 志愿军20军副军长廖政国在长津湖战役之后所做的总结中 , 提到了“炸毁门岘、堡后庄洞桥”;在原始史料《20军阵中日记》中 , 提到军长张翼翔指示“彻底破坏路桥” 。至于20军要炸的桥 , 根本没有名字 , 而且也并非只有今天被称作“水门桥”的这一座桥 。
从目前能见到的“水门桥”历史照片来看 , 再结合美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的说法 , 这座桥实际上是长津湖水电站的组成部分 , 4根巨大的混凝土管道 , 是用来排水的发电配套设施 , 影片中对这一场景做了相当逼真的还原 。实际上 , 志愿军当时在标注地图时 , 也的确是把这里标成了“发电所” 。
许多资料都说 , “水门桥”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必经之路 , 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从地图上看 , 这一说法是成立的 , 而且美军战史中也是如此叙述 。在20军的战史中 , 对“水门桥”的争夺记载十分简略 , 以至于后人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战斗细节 , 这也为电影进行虚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 所以说 , “三炸水门桥”确实是绝佳的电影题材 。
志愿军第一次炸桥的时间 , 是在1950年12月1日 , 20军58师127团的一支小分队经过长途奔袭到达目的地 , 成功将桥炸毁 。不过 , 美军工兵的抢修速度令人咋舌 , 他们用钢材和木头做原料 , 用了40个小时就恢复了桥面 。志愿军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 三天之后再次将桥炸毁 , 美军依旧以极高的效率修复了断桥 。
志愿军水门桥战斗 水门桥真实历史

文章插图
前两次炸桥的破坏性都不是很大 , 所以美军修复起来比较容易 。12月6日的第三次炸桥 , 则最为彻底 , 志愿军炸桥部队使用了大量炸药 , 将桥墩基座全部炸掉 , 在桥面上留下了一条20多英尺的大口子 。志愿军当时判断 , 这样的破坏已经是极为彻底的了 , 美军无论如何也不能短时间修复成功的 。
这就是存在于中美史料中的“三炸水门桥” 。但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的史料 , 都没有详细记载战斗过程 , 因此有人一口咬定 , 在水门桥根本就没有发生激烈战斗 。这一说法显然不合常理 , 如果说志愿军第一次炸桥还能用出其不意的偷袭一举成功 , 那接下来美军不可能不对水门桥进行重点防护 , 说志愿军不经过激烈战斗就能轻而易举地炸桥 , 这显然是荒唐的 。史料中没有详载 , 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 但绝不能说书上没说的事情就一定不存在 。
后面的故事 , 就是美军津津乐道多年的空投浮桥构件 。这是在美军战史中有详细记载的 , “水门桥”之所以在网上如此有名 , 就是由此而来 。实际上 , 用直升机空投桥梁构建对美军来说早已不是第一回 , 二战时期就已经多次使用过 。不过在极寒天气环境中 , 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 , 用伞降的方式空投桥梁构建确实是空前的 。这一行动不要说是在七十年前 , 就是到今天 , 恐怕也没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得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