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么特色

小吃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 , 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 , 比STARBUCKS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 。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 , “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 , 就要发几句牢骚了 , 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 。”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 。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 , 个大汤多是特色 , 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 , 金灿灿的 , 皮薄如纸 , 却薄而不破 , 互不粘连 , 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 , 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
地址:吴江路54号、60号
避风塘的九肚鱼
避风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点心 , 九肚鱼是一种海鱼 , 潮汕人称“豆腐鱼” , “造型”特别 , 像大个儿的泥鳅 , 肉质有点灰白色 , 而且绵软少骨 , 用筷子夹 , 就得小心了 , 稍一用力 , 可就“分尸”了 。油炸时加上面粉拖 , 形状美观 , 色泽金黄 , 口味咸、鲜、香 , 口感外焦里嫩 , 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 , 汤汁和肉质吸满油水 , 嫩滑得像豆腐 。不过现在外面“大兴”的避风塘太多了 , 吃九肚鱼一定要认准正宗的6家 。
地址:长乐路175号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
南京西路1333号
张杨路501号第一八佰伴
海宁路358号国际商厦
吴中路1258号(合川路口)
四海游龙的锅贴
锅贴是四海游龙的特色 , 锅贴的样子也比较反传统 , 是条状的 , 长长扁扁的 , 乍一看有点像北京的褡裢火烧 , 又感觉更像日本蒸饺 。吃这样的锅贴觉得比较特别 , 没有本地锅贴那么油腻 , 味道不错 。
地址:龙川路121号
田林东路456号
茅台路670号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 。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 。成品呈褐黄色 , 吃口酥、松、香 。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 , 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 , 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
蟹壳黄香酥 , 生煎馒头鲜嫩 , 深受茶客喜爱 。20世纪30年代后期 , 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 , 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 , 名噪一时 。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 , 黑枣泥为馅 , 经油炸成熟的面食 。其色泽金黄 , 小巧玲珑 , 外皮酥松 , 馅香甜可口 , 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 , 因此 , 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 。用半发酵面包馅 , 排放平底锅内 , 用油煎 , 喷水若干次即熟 。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 , 馒身白色 , 软而松 , 肉馅鲜嫩稍带卤汁 , 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 。以出锅热吃为佳 。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 。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 。20世纪30年代后 , 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 , 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 , 再用冷风吹凉 , 加调味拌食的面食 。上海饮食市场上 , 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 。1937年前后 , 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 , 用冷水冲凉而成 。1949年后 , 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
1952年 , 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 , 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 , 获得成功 。不仅符合卫生要求 , 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 , 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
阳春面
又称光面 。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 , 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 。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 , 故称阳春面 。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 。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 , 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
面条韧糯滑爽 , 海米软而鲜美 , 葱油香郁四溢 。1945年后 , 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 , 用来拌面 。葱香浓郁与众不同 , 很受欢迎 , 流传至今 。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 。百果馅酒酿圆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