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三 )


由于地区的偏远以及中缅印战区较低的优先级,飞行必须的零件和补给供应十分紧张,飞行人员甚至经常被派往喜马拉雅山麓捡回飞机残骸上的零件以维修编队内剩余的飞机 。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驼峰航线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铝谷” 。这些悲剧性的坠机的一个副产品是当地出现了大量的由飞机残骸铝片做成的器具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散落在山谷间的飞机残骸,有些甚至今日仍能被找到
威震四方的“飞虎队”在这里还要顺便提一下当时在中国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飞虎队” 。
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的富家子弟沈光耀,为了报效国家,毅然穿上戎装成为一名飞行员所加入的那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而剧中沈光耀的启蒙恩师,那位外籍飞行员教官的原形应该就是陈纳德了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电影《无问西东》王力宏剧照
飞虎队 (Flying Tigers) 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于1942年4月,1946年4月战争结束后解散,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 。
1938年8月,根据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在昆明市郊筹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陈纳德
1941年,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 。同年7月和10月,200多名队员来华对日宣战 。当时日本人控制了中国的港口和运输系统,几乎使国民党政府与外界隔绝 。这一小队空战人员驾驶着破旧的老式飞机,尽管经常面临燃料、零件和飞行员的不足,仍不断战胜远比它们规模大、装备好的日本空军 。他们空运给养,在缅甸公路提供空中掩护,并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上空与日本人作战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1940年,陈纳德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被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成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骨干力量,1943年3月又被改编为第十四航空队 。陈纳德后来升任少将 。从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飞虎队”在华作战期间共击落日机近300架,他们中间有24人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 。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国志愿航空队以3个中队、数十架飞机的有限兵力,担负中国战场的国际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北、南两端的枢纽——昆明和仰光的空中防务,期间还帮助中国运送物资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飞虎队”队员合影
日军在得知“驼峰航线”后,派战斗机从缅甸密支那起飞,拦截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 。担任护航的是美国陆军驻印度的第十航空队和驻中国的第十四航空队 。据统计,仅在“驼峰航线”开通时至当年年末的半年中,飞虎队为“驼峰航线”护航就击落日机149架,击毁日机85架 。1943年3月,“驼峰航线”开通16个月后,美军将“驼峰航线”的指挥权正式交给飞虎队司令长官陈纳德 。从此以后,“驼峰航线”与飞虎队同在陈纳德的指挥下,两者逐渐融为一体 。到盟军反攻夺回密支那后,“驼峰航线”的安全才得以彻底好转 。
“飞虎队”的队徽以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 。截至抗日战争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
驼峰飞行历史及意义,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

文章插图
“飞虎队”鲨鱼头形战机
此外,“飞虎队”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战斗 。在常德战役中,中国军队在美机的配合下,坚守城池3个月 。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占了常德,但在猛烈的空中打击和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在常德只呆了5天便弃城而逃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死伤人数达15000多人,其中许多是被飞机炸死的 。
飞虎队多数队员此后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 。有10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 。近二十年,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不畏艰险寻找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 。
历史意义“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共同在中国西南山区开辟的空中通道 。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对中国抗战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