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建城墙,西方人建城堡?

【为什么中国人建城墙,西方人建城堡?】▲西方城堡
西方人建设城堡是因为城堡可以保护领主的安全,形成一个外可防御内可享乐议事的小天地,相当于武装了自己的领地 。
▲中国被城墙保护的城市
但城堡的面积较小,存粮也十分少,虽然说可以防御,但只限于防御偷袭所造成的暂时军队短缺,一但被困住,那么极其危险 。
▲围的起?
中国人口众多,外国是下级不服从上上级,而中国是普天之下尽归王属,所以城墙将城市围起来,保护的人也多,可以说相当于城堡的放大版 。
▲一望无际
一但中国的城池被围困住,可以说只要国不被灭就还可复生,要知道中国城池的存粮十分丰富,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就可以支持几年之久 。
为什么中国人建城墙,西方人建城堡?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国情不同 。
先看中国 。城墙,是城的边界和屏障 。城,或叫“城邑”、“城池”,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重要内容 。
一在中国,早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一些部落为保护自己的居住地,已开始在聚落周围设置屏障 。
但最开始,城的边界不是墙,而是沟 。
仰韶时期的半坡遗址,距今6000-6700年,发现了居住区周围,挖有防御性壕沟 。同属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亦发现聚落外部挖有壕沟 。
距今4300年的陶寺遗址,已经发现有了城墙建筑 。与之同期或稍晚的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了两座100米x100米的方形城墙及环绕的城邑 。
二甲骨文中,释读了“郭”字 。其含义,就是“城之边界”,即“城郭” 。后来,“郭”字的含义转为“姓”;而城郭的含义,新造了“墉”字 。最早的“城”字,也是甲骨文,发现于周原甲骨 。
就是说,“城郭”、“城墙”的名称,在殷商,已经有了 。“廓”,是从“郭”发展而来的,又是以后的事情 。
考古证实,商代,曾存在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邑” 。当然,周围有一圈作为屏障的城墙
比如,河南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都是如此 。其城墙,都是夯土所建 。
但到目前,安阳殷墟只发现有壕沟而未发现城墙 。究其原因,一是,遗址范围太大,到现在,只发掘了很小一部分,或许还没发现;二是,殷墟是“大邑商”——都城,四方拱卫,或许商王觉得不必建墙也未可知 。
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事频仍,于是,掀开了中国早期大规模建城和修建“城墙”的序幕 。
一方面,春秋时期,曲阜鲁城、洛阳东周王城、秦雍城等的城墙厚度,达到了10米左右 。
战国时期,齐临淄、燕下都、楚纪南城的城墙,加厚到了20米左右 。而且,夯层密实,并建有瓦质排水道 。
另一方面,为防范西北游牧民族的入侵,一些诸侯国,开始修建长城 。长城也是“城墙”,不过屏障的,是“国家”这个大“城” 。
汉代,城墙的设计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边城的城门之外,开始建曲尺形护门墙;城角,设计为45°斜出墩台 。
魏晋南北朝,内战不断,原来用于边城的城墙设计,逐渐向内地城邑的城墙扩散 。东晋的统万城、北魏的洛阳金墉城,城墙均建有突出城外的墩台——“马面” 。徐州城和邺城等,已在夯土城墙外包砌砖壁 。
唐代“城墙”的设计,已经“标准化”和制度化 。建城墙,一般要建有“羊马墙”、“转关桥”、“弩台”等城防设施 。边城,一般要建“瓮城” 。
宋代,外扰不断 。所以,对城墙城防建设愈加重视 。唐代用于边城的瓮城等设计,应用到了都城 。南宋中期,创造出“万人敌”,就是“箭楼”的前身 。南宋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事 。为加强防御,城墙大多以砖石包砌,城门亦改为砖石券洞 。
明初的时候,曾大力建造地方城邑 。城墙大部分用砖石包砌 。沿用数千年的夯土城墙,至此时基本为砖城代替 。瓮城外,均建“箭楼”和“闸楼” 。明中期,开始大修长城和设防卫所,现在所建的长城大都是明长城 。
四就“城墙”形态来说,战国时期的“周王城图”影响影响至深 。
绝大部分“城墙”,呈方形或长方形 。
比如,秦咸阳城、汉长安城、三国时期的建康城、北魏的洛阳城、唐长安城、辽上京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城等皆如此 。
不过,也有一些特色变化 。例如,在方形基础上建抹角、圆角,也有圆形及其他不规则形态 。亦有一城分为多城建设,如洛阳旧城、西安旧城、兰州旧城等 。另有些,建有“关城”,即在“城墙“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另建小城,如明清时期的西安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