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卫生巾 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散装卫生巾”引争议: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近日,一则关于“散装卫生巾”的微博冲上热搜,这则内容以及后续的一系列讨论加深了公众对女性“月经贫困”的认识 。
微博中所说的“散装卫生巾”没有外包装、保质期等相应标识,但是便宜、量大,消费者可以一次性购买上百片,平均每片单价在2毛钱左右(市面上常见卫生巾品牌的单片价格约为1-2元) 。如此售卖散装卫生巾的网店在淘宝上并非个案,购买者也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有顾客在产品评论区回复称“生活难”“我有难处” 。

散装卫生巾 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廉价也许不代表质量不合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使用这些“三无产品”的确存在一定风险 。公众号“橙雨伞”在测评过一款散装卫生巾的实际效果后发现,其材质、吸收能力、透气度、柔韧性等方面都不及正规卫生巾,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劣质卫生巾很可能还会带来皮肤过敏、阴道感染等后患 。在卫生巾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仍有女性不顾生理健康,放弃“不过是一杯奶茶钱”的正规卫生巾而选择散装卫生巾,正说明女性面临的“月经贫困”远比人们想象中严重 。
“月经贫困”指的是受到文化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女性无法在生理期获得所需的卫生产品 。从世界范围看,“月经贫困”并不局限于贫困地区 。“界面文化”在梳理各国“经期贫困”的情况时看到,即使在人均收入较高的英国,也有15%的女性(14-21岁)曾买不起经期用品,而在中低收入国家,有超过50%的女性选择自制经期卫生用品 。在印度,月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和耻辱,很多女性根本不了解卫生巾的存在,直到近年来才有所改善 。
【散装卫生巾 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散装卫生巾 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那么,在中国,“月经贫困”从何而来呢?“月经羞耻”或许是原因之一 。“八点健闻”撰文梳理了中国卫生巾的发展历史,从只能使用草纸,到20世纪80年代卫生巾作为商品出现,再到90年代后卫生巾逐渐得到普及,卫生用品的发展确实改善了女性的经期生活 。但作者也注意到,在卫生用品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女性却始终失语 。无论是卫生巾的生产、销售还是推广环节,都鲜少有女性推动者出现,女性似乎只作为使用者存在 。在舆论场里,月经原先是禁忌与污秽,到了90年代,即使谈起妇女卫生保健,也只会提到性生活、阴道卫生等,不会提到月经与卫生的关系 。至今,在中国人均收入较低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城镇,一些女性虽然早已使用卫生巾,但对个人健康护理的认知仍有缺乏 。
月经带有的耻感并未因卫生巾的出现而消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卫生巾的另一种更为便利的替代品——卫生棉条——已经成为欧洲70%女性的选择,在中国却被视为较为激进的卫生用品 。仍有男性在知乎上问:“女朋友用卫生棉条,我是不是应该和她分手?”事实上,男性在卫生巾问题上对女性指手画脚,也是人们在此次讨论中诟病的问题之一 。有男性网友指出,市面上的大牌、高价卫生巾是大企业垄断市场,强制进行的消费升级,女性消费者其实是被“割韭菜”了;还有人表示,陷入“月经贫困”的女性可以使用月经带来规避质量存疑的卫生巾,冒险购买散装卫生巾说明了现代女性的懒惰;更有一些无知的男性劝女性“何不像憋尿一样憋住月经” 。
“澎湃新闻”作者戴桃疆在评论文章中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类规训女性的言论,是因为男性没有意识到卫生巾与一般商品不同,它代表了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支配程度和感受,而一些男性却认为女性应该驯服自己的身体而非顺应身体需要 。作者还看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早已反映在卫生巾广告中 。长期以来,卫生巾广告只专注于那些轻盈的女孩对体面生活的追求,重复着“自信、自由”的空泛口号,力图打造完美女性的形象,实际上也是在迎合男性的凝视,帮助社会规训女性的身体 。在广告中,月经的禁忌仍未被打破,经期被隐晦地描述成“每个月的那几天”或“一个月中最艰难的时刻” 。
散装卫生巾 女性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月经贫困的背后,不只是生理知识的匮乏和被压抑的身体表达,还有被剥夺的经济权利 。在《散装卫生巾之惑:贫困为何总带有一张女性的面孔》一文中,作者侯奇江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为何性别不平等会给女性带来贫困 。与月经直接相关的一个例子是,许多用人单位虽然不敢公然违反《劳动法》,但却将“月经假”“产假”视作用人成本的一部分,导致女性在就业上备受歧视 。更重要的是,父权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结构使得许多女性的收入赋权的是家庭而不是女性个体,即使女性的收入增加了,其个体福利却难以成比例增加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